历年高考真题之---西亚---高清教学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18: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东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巴以冲突持续不断,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土地问题等等。但以色列前总理拉宾曾指出,即使其他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单单是一个水的问题就能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引起一场战争。已故约旦老国王侯赛因也说过:“如果约以之间爆发战争,那么水问题肯定是惟一的原因。”

国 家 以色列 约旦 约旦河西岸 年份 2010 2010 2010 缺水量(亿立方米) 3.6 2 1.4 来 源 约旦河 约旦河 约旦河 注:约旦河每年供应量只有1.4亿立方米

(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和 。

(2)从成因上看甲是 形成,乙是由于终年受 制而形成。

(3)图中A是被三大宗教奉为“圣地”的 市。

(4)材料一说明该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 ,此水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是

(5)水比牛奶贵”的中东以 农业为主。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而长期致力于灌溉技术

的研究,已成功地把计算机控制技术普及到灌溉系统,达到浇作物不浇土地。我国 和 地区迫切需要引进这些节水灌溉技术。

41.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004.9万人(2006年),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⑴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12分)

⑵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8分)

⑶该国粮食不能自给,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42.(广东省汕头市2012届高三一模试卷)(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伊朗人口密度图

材料一:伊朗地形图

材料三:“伊朗各省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相关度”表

伊朗各省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相关度 因素 相关度 因素 相关度 海拔高度 0.07561 第二产业产值 0.313294 9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 0.20616 第三产业产值 0.932982 —0.07249 可利用总水量 0.046333 2 失业率 0.100666 1 国民生产总值 0.802428 识字率 0.37750第一产业产值 0.24047经济参与率 交通总长度 0.11072—0.22676 (1)伊朗主要地形是________和________。国土的____________地势较高。平原面积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12分)

(2)与伊朗各省人口密度相关的最主要地理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而可以分析出,伊朗经济比较

发达的地区主要位于国土的________。(6分)

(3)A省人口密度比周边大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省的________丰富。(2分) (4)伊朗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2分) (5)卡维尔(kavir)一词在波斯语中意为“盐碱滩”。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区面积达77000平方千米,主要

由干涸的河床、荒漠高原、滩涂及盐碱滩组成。简述卡维尔盐漠的成因。(6分)

43.(28分)图8为某国等高线地形图,图9是图8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0°E60°E500100020002000A200020000100甲35°N1000200200020002010200000100000500B30°N降水mm1009080706050403020100123A降水4567894035302520151050-5-10101112月份B气温气温℃水域500等高线国界线区域界线 图8 图9

(1)说出图8中甲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该国地形的主要成因。(6分)

(2)比较A、B两处气候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产生原因。(12分)

(3)该国统计数据显示,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10分)

4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含盐多少来看,甲湖属于 湖,

理由是 ;

乙湖属于 湖,理由是 。

(2)甲湖流域地区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总是 。 (3)甲湖泊流域的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式是 。

(4)要使甲湖流域的经济和生态持续发展,在该流域大力引河水灌溉发展棉花生产是否可取,为什么?

(2015·海南卷)1.D 2.C

(2014·新课标I卷)37.(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

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

20002010000020001000500500石油500B降水A气温1000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

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

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9.A 10.B 11.D解析:死海附近地区再一次出现在了高考的试卷上,也再一次验证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不是轮流坐庄,想考哪就考哪,没有概率,一切以能力立意。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再结合降水量,确定该区域应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带。第9题的关键词是“夏季”,不管甲地是地中海气候还是热带沙漠气候,他夏季的降水量都会很少。这是我找到的以色列某地的气候资料,情况确实如此。

第10题考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量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所以建水库调节径流不如海水淡化有效,何况西亚的海水淡化是卓有成效的,还有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十分先进和普遍。第11题的D选项水到渠成,是很明显的答案。 (05全国卷一) 5C 6D 7C

(2002年全国文综)36.(共27分)

(1)夏(2分) 冰雪融水(3分) 雨水(2分)

(2)北冰洋(2分) 大西洋(2分) 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分) (3)东部(2分) 地处内陆,降水稀水,蒸发旺盛(4分) 虽地处内陆,但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4分) (4)哈萨克斯坦(3分)

37.(1)地处(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地带(2分),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 (2)多高原和山地(2分),地势东高西低(或地表起伏大)(2分)。 (3)气温:安卡拉冬夏气温均低于巴鲁特(1分),气温年较差大(1分)。

原因:安卡拉纬度较高、地势较高、距离海洋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3分) 降水:巴鲁特年降水量较大(1分),季节变化也大(1分)。

原因:巴鲁特距离海洋近,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由于纬度较低,受西风控制时间短,故降

水季节变化大。(3分)

38.(10分)

解析: (1)图中湖泊很多是时令湖,湖水不能注入海洋,所以是内流湖;主要原因是东部大部分

地区属于干旱区,降水少,同时纬度低而气温高,从而蒸发量大。(2)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等,同时材料中提示了黑色火山熔岩容易吸收太阳辐射 (3)注意要分析“海湾的咽喉”和“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两个称号。 答案

(1)【共3分】 ①内流湖。(1分)

②东部地区降水少,入湖径流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分) ③气温高,蒸发旺盛。(1分) (2)【共3分】

①该地所处纬度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 (1分) ②降水量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1分)

③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快 (1分) (3)【共4分】

①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且水道狭窄,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

(2分)

②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地区的石油运往西方国家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国家经济

就会遇到重大威胁。因此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2分)

39.(10分)

(1)【共5分】

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1分)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1分) 气候成因: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交替控制(1分)。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1分),受

赤道低压控制时,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1分) (2)【共5分】

动物数量规模宏大,所经之地,草料已经被席卷而空(1分)。若原路返回,将导致食草短缺(1分)。

(只要能够抓做:食草动物数量大,沿途的草料被啃食殆尽这两个要点即可) 图示南半球国家公园的面积比北半球大,草料量大(1分)。赤道附近国家公园东部地势较高,草料

匮乏(1分)。依据是:图中显示两座山峰均位于赤道附近国家公园的东侧(1分)。

40.答案(1)死海 撒哈拉沙漠 (2)板块张裂运动 副热带高气压带 (3)耶路撒冷 (4)约旦河 该地区气候干旱,缺乏淡水,约旦河水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5)畜牧业(或灌溉农业) 西北 华北

41答案:(26分)(1)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在低洼处

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蒸发量大,容易形成盐沼。(12分,任答四点即可)

(2)位于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相对较大;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可通航里程长;

流经石油开采区,航运价值高。(8分,任答四点即可)

(3)高原山地为主;干旱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6分,任

答三点即可)

42.答案:(28分)(1)高原山地西部、北部 狭小 波斯湾 里海(每要点2分,共12分)

(2)第三产业 国民生产总值西北部(每要点2分,共6分) (3)石油(2分) (4)水源(2分) (5)地势低洼,积水汇入后不能排泄,导致盐分汇聚(2分),地处亚热带内陆地区,降水稀少(2分)、

蒸发旺盛(2分),从而形成了盐漠。

43.答案 (1)盆地(2分)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由于板块挤压(碰撞);(2分)导致地形隆起形

成高原(或高原山地)(2分)

(2)相同点: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4分)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

干旱(1分);冬季西风带南移,受西风影响带来雨水(1分)。

差异点:A点各月气温比B点稍低(1分),是因为A点的纬度比B点高(1分);A点的冬季降水

量大于B点(2分),是由于A点处于西风的迎风坡多降水(1分),B点地处内陆,水汽到达量少。(1分)

(3)A(西部)区域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加工利润丰厚(2分);降水较多,农业生产条件好(2分);西南侧海峡为世界重要贸易通道,港口贸易发达(2分);而B处地处内陆,交通相对落后,矿产资源缺少(2分);且降水少,农业生产条件差(2分),导致A所在的西部区域对全国GDP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B所在的东部区域。

44.(1)咸水 该湖水量的支出方式只有蒸发 淡水 该湖的水量支出方式主要是径流

(2)河流补给湖泊

(3)降水量(P0)=蒸发量(E0)

(4)不可取 大力引河流水灌溉,虽然使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会使湖泊的水量减少,从

而使甲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长时间看,经济效益也必将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