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语基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必练选练组合练第53练议论散文学术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13: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议论散文+学术论文

题组1 议论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老照片的秘密

当我们看老照片时,会看到有些不能宁静下来的东西——这构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存在。老照片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办法被理论或今天穿透的,而且即便是在那个时代也是不能被穿透的。

老照片会揭示一种无意识的空间,代替有意识的操控,在没有照相机之前,人类没有办法创造出这样一个无意识空间,这个由摄影机创造出来的无意识空间是照相机发明后人类视觉经验里出现的一个革命性的东西。

对着人说话的大自然和对着机器说话的大自然之所以不一样,是因为照相机创造和揭示出新的自然面相。摄影师通过机械设备,利用慢速度、放大和曝光等技术手法使捕捉光学的无意识性得到产生。摄影以物质形态揭示了所有影像的细节,包括躲在白日梦后面的信息细节,它使得技术和魔术之间产生了关系,因为摄影技术可以赋予被拍摄对象一种神秘感。它把过去无从获知的瞬间和微小展现出来,就像通过精神分析把潜意识展现出来一样,这就使大自然某种内在的神圣性与照相机之间建立了同盟,自然的这种隐秘是摄影机产生和发现的,是机械时代赋予人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摄影与世界的本原之间具有一种同构性,摄影是世界借助人类技术的发展获得的一种表达自我和命名世界的新方式与新语言。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童年留下了一张照片:6岁的孩子穿着不太体面的小孩衣服,过多的饰物,以棕榈为背景,手上还拿一个西班牙式的宽边帽子。这些背景不自然。唯一让这个照片具有意义的,是这个孩子的眼神,特别忧郁的眼神。如果没有这个眼神,孩子就会消失在背景中。正是这个眼神本身的独特和不可重复性,使得这张照片有意义。

本雅明曾用这张照片说明什么是“灵晕”(Aura),他指出,所谓“灵晕”,就是指某个特定时代不可重复的、不可被复制的东西,也就是影像的历史性。这个世界的某种独特性被摄影的光看到了,具有了某种神圣性即灵性,因为它属于这个世界的本原。比如,在时空交织下,你觉得景象好像近在眼前,当你栖息在夏日的正午,目光掠过山川或者树丛,作为观者的你也笼罩在树的阴影里,成为景象的一部分,呼吸着远山和树林的氛围,自己也成了这个氛围。观察者本身也被世界的整体性笼罩,这个时候就是“灵晕”降临的时刻,也就是观

1

察者和这个世界交融无间的时刻,自我与世界融合的时刻。

人物的时代性和机械、摄影师之间非常有默契,这是造就早期摄影伟大的地方。当摄影技术和艺术之间产生背离,光学的进步能征服光影的时候,“灵晕”就开始消失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摄影师开始修版,不是通过镜头捕捉,而是通过后期暗房里的修补来完成,这个修补就使得“灵晕”消失。用提高照明度来征服黑暗,使得照片的姿势越来越被刻意摆布,暴露了这一代摄影师面对机械技术发明时的软弱无力。(选自《文汇报》,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请简要概述全文的论述思路。 答:

2.“对着人说话的大自然”和“对着机器说话的大自然”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有怎样的不同? 答:

3.为什么摄影师“后期暗房里的修补”会使“灵晕”消失?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旅游三香 流沙河

一是隔锅香。苏东坡听人说庐山烟雨如何奇幻,钱塘江潮如何壮观,后来亲眼见了,颇感失望。有诗云:“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诗写得很诙谐。世上景物往往听说绝妙,学界叫距离美,民间叫隔锅香。“到得原来无别事”——到那些景区去一看,唉,原来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而已。西谚有云:“邻家草坪最绿。”这也是隔锅香。不过这种隔锅香除了心理作用,还和视角有关。站在自家门前,低头近看,草显得稀,当然绿得不够。抬头遥看邻家草坪,草显得密,当然最绿。唐人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也是这个道理。我说的是心理作用的是隔锅香,非关视角。人害了这种病,常常认为风景在别处,而忽视了自家门前的老树寒塘,田间的青牛白鹭,屋后的古庙昏鸦。其病甚者,耗一生于旅途,忘却归路,可悲可叹。

二是碰头香。风尘仆仆,跟随导游来到景点,连声哇噻,赶快留影。接着听导游逗趣的解说,其中不免附会一些荒谬神话。又有民风民俗化装演出,糟粕令人作呕。至多住宿一夜,就够了。像这样的被动旅游,要想不碰头香也太难。何况碰头香原本属人类的劣根性,不但在赏景上容易犯,而且在交友上、在做事上、在婚姻上,都容易犯,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须知风景并非客观存在之物,比不得一桌佳肴,摆在那里等你去享用。风景乃主客观汇融后的情境,你要静气凝神,欣然赏之,方有所得。我这方面太差,很难欣然赏之,往往肃然读之。肃读虽大异于欣赏,亦有所得,例如了解此处历史沿革,古人谁曾来过,有些什么故事,等等。能够增长一点知识,也就不辜负旅屐载我了。

2

三是回忆香。鄙人临场不能欣赏,未获所谓审美愉悦,固属憾事。稍可释憾者,尚有回忆香。回忆所以能香,或应感谢遗忘。当年临场对景,肢体的酸疼、精神的困倦、内衣的汗湿、口舌的干燥、腹中的饥火,以及现代结队旅游必然有的种种不愉快事件,全被岁月淘洗一净,回忆里只留下一些最难忘的片段,恋恋犹香。有这一缕回甜之香伴你终身,这才是旅游的最大收获。一九八零年夏游北戴河,住中海滩区招待所。某日黎明,慢跑在海边的松阴道上,凉风梳头,清气澡身,左海右山,沿途无人。那时尚在中年,人虽瘦而腿脚有力,心情又好。跑完两公里,沿海滩走回。早潮刚退了,一路拾贝壳。抬头乍见红日出海,肃穆无声。此景之美,至今记忆犹新,一想起就回甜。事去不到三个十年,景物全非,海滩白沙变黑,海湾水有臭气,海岸上的树林和大片空闲地都砍了占了,丑陋的楼厦逼到海边来。游客拥挤,市廛喧嚣。海滩虽然污黑,倒有那么多照相摊点。海水虽然有难闻的臭气,仍有那么多人游泳。放心吧,三个十年以后,他们也一定会有回忆香,如我一样。 4.文中“隔锅香”“碰头香”各指什么旅游心态? 答:

5.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答:

6.第三段两次举游北戴河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答:

题组2 学术论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怎样写文章 老 舍

写文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仅就我个人的经验作点报告,这不是一定的不变法则,只是提供一些参考而已。

不论是写一百个字,两千个字,或是五十万字的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样子,全想过了再写。在我们小的时候写文章,老师在黑板上出个题目,是爱国论也好,是清明时节也好,总先写上“人生于世”四个字,再往下连。这样当然写不好文章。大家都说用白话好写文章,只要将说的话写下来就行了,其实不然,说话到底不是写文章。譬如两个人坐冷酒馆,他们从酒味谈到日常生活,又谈到世界大局,甚至于谈到平价米,买猪肉,爱谈什么就谈什么,是可以随便的。写文章,可就不能这样了,设若将坐冷酒馆的谈话,一字不漏地记载下来,送往报章发表,人家看了,一定会骂你胡说,有神经病。所以,写文章是应该先想过了再写,就不会被骂为神经病,也不会每篇都用“人生于世”了。

当想的时候,我们得想到这篇文章大致要说些什么。第一段说什么,第二段说什么,第三段说什么,把它截开成段的来想。我们常听说写文章是有灵感作用的,这话确也不错,只是灵感扑涌,文章就来了,完全是胡说。灵感只是很少的一点东西,绝不够写一篇文章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