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6 16:3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 诗经两首-蒹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世界永恒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正处于情窦初开的美好花季,你们心中对爱情有什么样的憧憬呢?请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师眼里的爱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信任;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的缠绵;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无奈;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痴情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思念;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的欣喜……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深秋的清晨,晨雾朦胧,芦苇飘荡,一位痴情的恋者徘徊河畔,为他心中的恋人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你听——【播放《蒹葭》配乐朗诵】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古老的歌谣,带着华夏先民简单、纯净、朴素的气息。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读一读这首诗,感受先人美妙的诗情,领略华夏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一唱三叹——读《蒹葭》
1、要读出一首诗的美,首先要读出节奏、韵律。那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先大声地自由朗读一遍,并思考这个问题。 2、指名每人朗读一节诗。明确诗歌的特点:
(1)、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读起来朗朗上口,要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
(2)、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读出节奏感) (3)、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声音悠长,让人回味) (4)、重章叠句,一唱三叹。(请找出每一章中不同的词,感情逐渐加深)
4、小结:有押韵、有叠词、有重章叠句,这首诗就有了节奏有了韵律,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感受一下音韵节奏之美。 三、争奇斗艳——绘《蒹葭》
苏轼曾这样评论王维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实《蒹葭》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所以要品味这首诗歌,光是读出了韵律和节奏、了解了
大概内容还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诗人的所见所感。现在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再读诗歌,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分章节自由朗读,用笔记录下你们读诗中看到的图画,并派代表发言。 【参考示例】深秋之季,拂晓之时,雾浓霜中,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河边是一幅萧瑟冷落的景色,笼罩着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久久凝望着河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地方。而那里却始终给人一种隔雾观花,水中望月、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追寻“伊人”,而“伊人”也始终恍惚迷离,可望而不可即。主人公并没有因此放弃,尽管道路是那样崎岖而遥远,但他一直不停的追寻着。他一忽儿逆流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然而都无法达到“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他(她)就这样含情脉脉地痴想着,追寻着,直到太阳快把晶莹的露水即将晒干。
【教师总结评价】同学们,你们真正做到了神思飞扬,浮想联翩。从大家的话语当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不仅仅在写一个凄美的故事,还描绘一幅朦胧而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百家争鸣——赏《蒹葭》
古人云:“诗源情而绮靡。”意思是说诗歌因其丰富的情感而精妙华丽。在这幅精美的画面中,诗人一路艰辛,却依然执着追寻,而那身影却始终都是可望不可即,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大家是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这种情感的?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朗读。
【教师预设评价】: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个性。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已经在河畔徘徊很久了。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萧瑟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诗人的心情也发生着变化:对伊人的热切憧憬——追寻伊人的焦急怅惘——苦寻不得内心的空虚失落。诗人通过反复咏唱,感情逐渐浓郁,表达了自己追寻伊人的执着坚毅与怅惘感伤。
【小结】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相思无尽头,“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让我们在朗读声中感受这种执着的精神。 五、畅说欲言——谈《蒹葭》
诗中的伊人是让诗人魂牵梦绕,不辞艰辛地执着追寻的爱人。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伊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让自己的神思再次飞扬起来,大胆地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桌间先相互交流一下。
【小结】: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觉得伊人,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她既可以是我们心目中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却无法实现的理想,还可以是我们的一种信仰,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追寻者,而伊人就是我们的目标,它指引我们在平庸琐屑的生命历程中不断前行,上下求索,不论成败与否,只要执著地追求,我们的生命就会因此而诗意精彩。接下来我们用惆怅却又不失执着的语调再次朗读这首经典的诗篇,感受华夏祖先丰富的情感!我们来分组朗读。女同学读一二句,男同学读三四句,如此交替循环,读完全诗。看看是男生还是女生读得酣畅淋漓。男生读得执着坚毅,女生读得含蓄婉约,真棒!请再次给自己热烈的掌声好吗? 五、课题拓展练习: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同学们结合自己对本诗的理解,也采用泰戈尔诗的形式仿写几句。
世界上最 的距离 不是 而是
教师准备:
㈠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紧紧相依,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脉脉不得语。 世界上最美的距离,不是朝夕相处,而是无论相隔多远,你我心意相通。 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你就站在那里,我却永远追寻不到你。 六、 结束语:
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蒹葭》,希望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能执着坚定地寻找心中的“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