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7/1 20:4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小悦悦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和愤慨,十八位见死不救的路人更是受到社会的强烈谴责,同时人们也开始怀疑国人的素质问题,认为这一切是社会沦丧的表现,但事实上真是这么样的吗?

关键词:小悦悦、路人、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社会化

一、事件回顾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4日上午,广东佛山南海区检察院称已批准逮捕小悦悦碾压案嫌疑人。

二、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关于全民道德的讨论、大批判,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的批评大都认为是因为我们道德的沦陷、良知的泯灭和人性的冷漠导致了这一切。固然,中华民族真的沦落到这等地步了吗,这一切仅仅是因为道德的沦丧吗?下面个人将根据社会新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分析大众、媒体及十八位路人的行为。

1、社会大众和媒体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在本次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发现社会惊奇的相似,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媒体也一致报道。我们的社会是如此的一致这让我们惊奇,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但是在这件事上大家的思想和言论显得如此一致,细细想来在这些谴责他人行为的人中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曾经有不一样的想法或是曾经也做过和十八位路人相同的行为,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的回答为什么如此一致,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我们的从众行为,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当群体的行为或是思想以绝对的优势胜过个体的行为或思想时,个人就会因为对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恐惧而放弃自己的最初的行为或思想而产生从众行为。最终就导致了现在的一幕:媒体的一致报道,大家都在强烈指责十八位路人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沦丧。

2、十八位路人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化的表现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

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机制正是人们社会化的一种途径,人们在社会学习中习得,最后成为固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想想在近几年的社会中,我们的身边发生的一些“碰瓷”的事件,一些好心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善良买单,一次事件的发生便在大家的心里形成了一种范式,而类似事件的发生便成为了一次次的强化,经过长期的强化,最后这种行为被大家所习得,并成为自己做事的一种方式。这是十八位路人没有施救的一个原因,社会才是这场悲剧的真正凶手。

人是社会化的人。试问那些在指责他人不道德的人们,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们会如何选择?其实我们不应该过多的谴责十八位路人,而更多的应该是需要反思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这个社会的病态文化。

3、从众心理使路人见义勇为的行为削弱

从众,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阿希1956年报告的关于从众的经典实验表明,群体压力会使人们产生从众行为。从众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遇到不明情况的时候会寻找自身的行为参照,对大多数人的行为尤为信任,其次是人们心里对偏离感到恐惧。

在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有关媒体也对这十几个冷漠路人进行了相关的采访,尽管一些人依然坚称自己在路过事发地点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路边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但也有人坦然承认曾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