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动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04: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苏宣传工作动态

社科基金成果专刊

第7期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2017年4月30日

进一步发展江苏绿色经济的对策建议

摘要:我省绿色经济发展已取得诸多成就,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升级加速、节能减排初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态环保建设水平提高等方面。但仍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缺乏、绿色经济创新发展趋势受阻、政策法规尚不系统以及制度体系仍需完善等建设问题。面对上述困境,建议应以改善省内能源消费结构、建设有效循环经济运作模式、推进绿色创新健康发展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配套机制来应对,促进我省绿色经济进一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绿色发展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东南大学徐盈之老师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研究”分析江苏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

- 1 -

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发展我省绿色经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产业结构升级凸显。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116.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043.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084.8亿元。能耗和废物排放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实现了“三二一”产业格局的根本性转变。而在第二产业中,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省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4%,显示出我省制造业正逐步向产业链中高端演进。

2.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据我省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至2010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1.36%。而2011年至2015年间增长率则降至3.25%。同时,我省每亿元GDP所排放的工业废水由2005年的14.29万吨下降为2015年的2.94万吨;每亿元GDP所排放的工业二氧化硫从2005年的65.59吨下降为2015年的11.91吨;每亿元GDP所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从2005年的0.29万吨下降为2015年的0.15万吨。 3.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提升。统计数据也显示,我省每亿元GDP所消耗的能源从2005年的0.92万吨标准煤逐年下降至2015年的0.43万吨标准煤;每亿元GDP消耗水从2005年的8.32万吨下降为2015年的2.32万吨;每亿元GDP消耗电从2005年0.039亿千瓦时降低至2015年的0.023亿千瓦时。从这些数据的变化可看出,通过加强引导,近年来我省在资源利用效率上有了明显提升。

- 2 -

4.生态环保建设水平提高。一是在环境治理投资方面,省内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入由2005年的38.95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17亿元。二是在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方面,2011年省内投入为194.2亿元,2015年则达438.2亿元。三是在生态建设方面,省内城市绿色面积2005年为18.91万公顷,2015年增长到27.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2005年的7.54%增长到2015年的22.5%,增加近两倍,生态建设水平的提升令人称赞。

二、江苏省绿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5年间,我省能源消费中原煤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78%左右,导致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因为重化学工业依然在我省占据了工业行业的主要地位。该行业对能源需求巨大,而当前国内与省内新能源利用成本高且未实现规模化利用,无法满足相关行业的动能需求,致使我省低碳绿色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缺乏。由于废物综合利用当前在性能和价格上不占优势,导致循环经济运作模式不是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省内产业的必然选择。同时,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前期规划设计以及政府、企业等部门配合。但省内各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既很少根据自身产业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又缺乏一个能够协调各部门的管理机构进行循环经济的统筹管理。因此在尝试建立循环工业园区时,不少地方多是简单模仿其它地区的已有做法,使得相关园区的循环经济脱离地方实际,难以顺畅运行。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