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1:39: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物理--选修3-4】

15.A、B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正向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经过时间t(t小于A波的周期TA),这两列简谐横波的波形分别变为图中丙、丁所示,则A、B两列波的波速vA、vB之比可能是

( )

A.1:1 B.2:1 C.1:2 D.3:1 E. 1:3

16.有一玻璃球冠,右侧面镀银,光源S就在其对称轴上,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球面上,其中一部分光经球面反射后恰能竖直向上传播,另一部分光折入玻璃球冠内,经右侧镀银面第一次反射恰能沿原路返回.若球面半径为R,玻璃折射率为,求光源S与球冠顶点M之间的距离SM为多大?

【物理--选修3-5】

17.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概念,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公式,与实验符合得非常好,并由此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具有能量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D.汤姆逊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E. 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18.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与质量均为2m的B、C两物块固定连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C紧靠挡板但不粘连.另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以速度vo从右向左与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所有过程都在弹簧弹性限度范围内)求:

(1)A、B碰后瞬间各自的速度;

(2)弹簧第一次压缩最短与第一次伸长最长时弹性势能之比.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一中2015届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笛卡尔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 C.静电力常量是由库仑首先测出的

D.牛顿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了研究,故A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故B错误. C、静电力常量是由库仑首先测出的,故C正确.

D、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和实验、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注意积累.

2.两个半径均为r的光滑圆球A和B,用长均为r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如图所示.A、B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4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对B球的作用力大于B球对A球的作用力 B.B球受到的合外力大于A球受到的合外力 C.A球质量较大

D.细绳对B球的拉力较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对两个球分别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合成法分析即可.

解答: 解:A、A球对B球的作用力与B球对A球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两个球均受力平衡,合力为零,故错误;

CD、两个绳子的长度均为r,故图中O点和两个球的球心构成等边三角形; 对两个球分别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球对B球的作用力与B球对A球的作用力相等,设为F; 根据平衡条件,对A球,有:对B球,有:故

,,

,故mA<mB,故C错误; =

,故TA<TB,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明确两个小球的受力情况,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几何关系列式分析,要熟悉数学中的正弦定理.

3.如图所示,在同一平台上的O点水平抛出的三个物体,分别落到a、b、c三点,则三个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a,vb,vc的关系和三个物体运动的时间ta,tb,tc的关系分别是( )

A.va>vb>vc,ta>tb>tc B.va<vb<vc,ta=tb=tc C.va<vb<vc,ta>tb>tc D.va>vb>vc,ta<tb<tc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分析即可.

解答: 解:三个物体都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是自由落体运动,

由h=gt

2

可知下落的距离最大的物体的运动时间最长,

所以运动时间的关系为ta>tb>tc,

以C点所在的平面为水平面,画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球的竖直位移相同,所以它们的运动时间t相同, 由X=V0t可知,水平位移大的物体的初速度大, 所以初速度的关系为vc>vb>va. 故选:C.

点评:利用平抛运动在水平和竖直分析上的规律来分析问题,但是在比较它们的关系是会发现,下落的高度和水平分析上的位移全不一样,这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找出它们相同的量,在判断其它的量之间的关系.

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副线圈接有电压表、光敏电阻R(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12V、6W”的小灯泡D.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u的频率为100 Hz B.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照射R的光变弱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调节照射R的光强度,可以使灯泡D正常发光

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专题:交流电专题.

分析:由变压器原理可得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输入、输出功率之比.和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R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在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原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

解答: 解:A、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T=0.02s,所以频率为f==50 Hz,故A错误; B、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最大值是220V,所以原线圈接入电压的有效值是U=220V,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1,所以副线圈电压是22V,所以V的示数为22V,故B正确;

C、R阻值随光减弱增大,根据I=知副线圈电流减小,副线圈输出功率减小,根据功率相等,所以原线圈输入功率减小,原线圈电流减小,所以A的示数减小,故C错误;

D、调节照射R的光强度,使流过它的电流I===0.5A即可,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

5.假设在宇宙中存在这样的三个天体a、b、c,如图所示,天体a和b以相同角速度绕天体c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B.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小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速度 C.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

D.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天体a和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共同提供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

2

分析:根据公式a=ωr,分析加速度的关系;由公式v=ωr,分析速度的关系;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b、c的万有引力共同提供的.

解答: 解:A、由于天体a和天体b绕天体c运动的轨道都是同轨道,角速度相同,由a=ωr,可知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故A正确. B、由公式v=ωr,角速度相同,可知天体a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速度,故B错误.

C、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a、c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的,所以天体b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小于天体c对它的万有引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天体运动的能力,关键要抓住a、b的角速度相同,灵活选择圆周运动的公式分析.

6.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圆形匀强磁场,其边界过原点O和y轴上的点a(0,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从a点以初速度v0平行于x轴正方向射入磁场,并从x轴上的b点射出磁场,此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