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重点(万融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41: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

3.商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品、产品的三个基本特征: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4.商品属性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价值的概念

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

价值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动态的

6.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

7.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的吻合程度或一致性程度就决定了物对人的使用价值大小 8.商品学是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9.商品使用价值的特征

商品自始至终处于社会中,其使用价值是社会的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

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既对立又统一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

10.商品学的研究内容以商品体为基础,商品人环境为系统,商品质量和品种为中心,商品属性不断满足商品交换和消费需要以及其他社会需要为主线

11.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12.商品学产生于德国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

13学会判断分类标志P14

14.商品分类的作用

为政府行业和企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有利于商品标准化的实施和商品质量标准的制定 便于商品经营管理和顾客选购消费商品 有利于开展商品研究和教学工作 15.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延性原则兼容性原则整体最优化原则 16.商品分类的方法

线分类法:属于传统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为广泛

优点:信息容量大,层次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 缺点: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不易改动 面分类法:

优点:弹性较大,一个面内的类目改变不会影响其他面;适应性强,可根据需要组成任何面同时也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添加和修改目类

缺点:不便于手工处理,不能充分利用其容量,尽管其可组配的复合类目很多但实际可用的复合类目并不多

17分类标志选择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唯一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包容性原则

18.学会判断商品分类标志的类型P19

19.商品代码具有分类标识和便于信息交换的功能。目前以全数字型商品代码使用最为普遍 20.商品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

唯一性原则简明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扩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统一性和协调性原则 21.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原则:

唯一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22.商品编码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顺序编码法

优点:使用方便,便于管理缺点:代码本身没给出任何有关编码对象的其他信息 系列顺序编码法:

优点:可以赋予编码对象一定的属性和特征,提供有关编码对象的某些附加信息 缺点:当系列顺序代码过多时会影响计算机处理速度 层次编码法

优点:代码简单,逻辑关系好,系统性强,信息容量大,能明确反映分类编码对象的属性特征及其隶属关系,容易查找所需类目,便于管理和统计 缺点:弹性差 平行编码法

优点:编码结构弹性好,可以比较简单的增加分类编码面的数目,必要时还可更换个别的面 缺点:代码容量利用率低

23.学会判断条码类型P27P35 24学会判断书号条码P46

第三章:商品品种

25.商品品种存在的问题

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或认清商品品种及其规律

商品品种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尚不相符

品种不完善,品种构成不合理可能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商品品种的完善以及商品品种与消费需求相符程度的提高还没有完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6.质量、品种、效益与使用价值

质量和品种是实现商品使用价值的前提,他们决定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 商品品种构成效益的基础,质量构成效益的关键

质量、品种、效益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第四章:商品质量

27.克劳斯比:质量是符合规范或要求 朱兰:质量是适用性

田口玄一:质量是社会总损失最小

费根堡姆:质量是满足顾客期望的各种特性综合体

28.特性指可区分的特征,它可以是固有的赋予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或是定量的 固有特性是指某事某物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而不是赋予的特性 29.质量是动态的,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30.质量概念的演变:标准符合性,顾客需求的适用性,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从工商业扩展到整个社会经济领域,大质量整体概念,进一步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

31.产品质量的特性:

使用性能,人体功效学特性,安全性,使用寿命,可信性,环境友好性,审美性,经济性,信息性,可追溯性,服务质量特性

服务质量的特性: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文明性,经济性

32ISO9000族标准的产品质量环模型起始于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终止于市场营销和市场调研 ISO9000族标准是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和指南他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 33.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人的因素包括质量意识,责任感,事业心,文化修养,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水平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34.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包括,制定质量的方针和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5.“全面”的含义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管理,全员的管理,全社会推动的管理,全面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36.顾客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服务于顾客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应该成为企业存在的前提和决策的基础

37.PDCA戴明环可分为四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和八步骤 38.朱兰三部曲: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第六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39.强制性国家标准:GB,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国家标准化指导技术性文件GB/Z 40.标准可划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服务标准

技术标准: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方法标准,工艺装备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境保护标准 41.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标准,以及产品的生产储运和使用中安全卫生标准 环境保护,电磁干扰标准

直接关系到安全卫生的符号代号等通用技术的语言标准 对互换互联又严格要求必须强行统一的接口的互换配合标准 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42.商品标准的基本内容:

封面和前言,标准名称、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分类、标记和编码,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储存 43.标准化的作用:

是现代化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必要前提,是巩固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基本条件 是建立最佳秩序,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的基础

是提高商品质量和合理发展商品品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保证

是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保护环境,增产节约,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手段 是积累实践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桥梁 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纽带,国际贸易的调节工具

44.简化是标准化的最一般的原理,标准化的本质就是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满足全面需要的商品标准化形式,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炼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统一化是把同类商品两种以上的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商品标准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