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元件片幅大小和拍照的关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54: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感光元件片幅大小和拍照的关系

之前有一位朋友来信问到:「奥林巴斯 Mju II 可以拍得出浅景深的照片吗?」答案是可以的,然而这个问题,其实会牵涉到一点片幅(或者在数位上感光元件尺寸)的故事。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小的分别吧 又记起上次在《请不要当100%放大党》一文中提起的那位用无敌兔的 200% 仁兄,记得那天他其实也说了句让我有点震撼的话。「听说你有一台徕卡的 M2 对吧?」、「嗯...」(然后下删几段对话)、「这台 M2...是 full frame(全片幅)的对吧?」继续的无言。「嗯,是用 35mm 底片的。」 好,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说说片幅(元件)尺寸大小吧(本文转自:Photalks)。▲对,这是「全片幅」的。(笑)

全片幅?APS-C? 初接触摄影的新手朋友们(应该包括楼上说的那位 200%)都会对片幅/感光元件大小这问题存在一点点的疑问。这到底是些什么?对拍摄又有些甚么影响呢? 35mm 的 全片幅 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FULL FRAME,或是中文「全片幅/全幅」其实意思是指相机所使用的,是和银盐时代每格35mm(135)底片相同大小的感光元件,而镜头上标示的焦段值在全幅的感光元件下,并不需要额外乘上倍率。

APS 则是另一种比较小的片幅,在底片时代其实都已经有

的了。一般常见的有 C 和 H 的分类,APS-C 就是一般入门数码单反常见的片幅,他们的 crop factor(裁切系数)大概是 1.5-1.6 倍左右,意思是指,如果镜头上的焦段标示是 28mm 的话,那在 APS-C 的相机上,可使用的有效焦段就会是 28 * 1.5 = 42mm,而另一种 APS-H,则是 1.3倍 的裁切系数,Canon 1D Mk IV就是APS-H尺寸的。 还有普遍的数码相机使用的 1/2.5' 感光元件,又或者是进阶一点的,好像说理光GRD所使用的 1/1.7' 传感器,但相比数码单反相机所使用的尺寸,则已经小一大截了。

▲120 的世界,片幅更大,同一个光圈值,所能够制造出来的散景会更厉害。(不过不要老是追求全虚化的散景) 感光元件的尺寸会影响到...? 传感器的大小当然对影像有不同的影响啦,我们可以试从几方面去看。 景深 有发现过,当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时候即使光圈值已经很大却怎拍都很难制造那种浅景深的效果吗? 对,除了光圈以外另一件会影响到景深的就是片幅大小。

▲为小相机平反一点:其实当使用微距功能/使用长焦(我想大约 200mm 以后的),都能够看到有一点点的浅景深效果的(笑)。 我们以最简单,而不太严谨的说法跟大家解释一下。试想像一下,我们拍好了一张照片,我们比喻这就是全片幅。然后我们知道如果使用有裁切系数的相机,如APS-C的单反。如果在同一个位置,拍出来的照片,其实是

比在全幅相机上的照片近,所以如果想要拍出相约的画面,那您可能就需要往后退几步了。然而浅景深的出现,是因为利用主体件和其他物件距离上的分别,而去虚化了其以外的所有东西。▲我们就把这张当成是用全幅相机拍的照片有的景深浅度(设计照片)。

记得镜头上的景深尺这东西吗?其中它就会尝试去告诉您,有关不同光圈值和对焦距离下,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这时候您不难发觉对焦距离越近,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少,对焦距离越远,景深所能够覆盖的范围越多。所以,如果使用同一颗镜头,拍摄同一个宽度的画面,在相对比较大片幅的相机里面,所营造出来的景深会比较浅。▲如果是在 APS-C 相机上用同一颗镜头拍,而又想画面的宽度是一样的,那您就可能要退后几步再拍,那么景深就没那么浅了。 至于在开始的时候,那位朋友所问的问题其实很简单。35mm 底片相机都是「全片幅」的,所以就没有像数码相机一样的问题,因为感光元件(就是底片啦)并没有缩小,所以是能够拍出像一般135相机能够展示的浅景深效果。然而 Mju II 是一台全自动的相机,光圈快门的组合无法自己控制,所以说会不会一定拍得到浅景深的效果,这就要看看拍摄环境的亮度和底片的感光度去配合了。

▲拥有 F2.8 最大光圈值的 Mju II,在某些光度环境等的配搭下,是能够拍出浅景深的效果的,不过全自动的相机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