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17:41: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及展望

作者:陈丹琪

来源:《商情》2017年第11期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中国农业银行相继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完成上市,我国金融业必将开启新的篇章。一方面,大部分商业银行通过上市完成了现代公司治理的架构,内部控制能力都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近年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巨额票据风险案的频繁发生,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仍然存在隐患。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外的研究多专注于银行监管,国内近年也开始注重银行内部控制的研究,而更多研究则是立足于业务控制、岗位制约、或操作流程,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研究较少。同时,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内部控制研究相关文献,提出了有关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988年,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根据COSO报告制定并颁布了《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其中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定义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遵循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和影响的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 2002年9月18日公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我国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确定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及纠正的动态过程与机制。 二、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框架 (一)美国coso报告

1992年9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美国会计学会、财务执行官协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组成的资助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coso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机构发展成为立体框架模式,是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历史性的突破。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 (二)Basel(巴尔塞)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998年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根据美国COSO 报告制定并颁布了《银行组织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展开,该框架认为,内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控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基本要素构成,并提出了包括控制环境在内的13条具体指导性原则。巴塞尔委员会《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是内部控制理论在金融、银行领域的延伸和发展,它所提出的核心内容己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同和接受,对许多国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三、中国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用研究 (一)操作风险防范研究

汪办兴(2007)收集并整理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类型分布的统计特征,并与国外同类研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主要来自于内部欺诈,并且主要发生在公司信贷部门和零售银行部门,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公司治理改革与内部控制来控制操作风险。

(二)对银行特殊业务的内部控制研究

郭婧洲(2010)认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无效和不完善是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资产的重要内部因素。朱亚(2008)指出关联交易会渗透到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避免或减少关联交易带来的问题。胡阳等(2010)提出关于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中,对于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应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指出商业银行不应对正常套期保值的企业惜贷,但必须对涉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企业贷款提高风险意识。 (三)银行经营失败案例研究

一些银行经营失败事件敲响了银行业内部控制的警钟。罗国强(2008)认为,这些欺诈交易案的发生并不能仅归咎于个别交易员,银行内部控制的极不完善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贾清显(2010)基于对雷曼案例的分析,提出针对银行金融创新,应组建高效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内控机构和科学的考评授权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和风险限额管理制度。李晓慧等(2012)通过对比分析巴林银行、兴业银行和瑞士银行出现魔鬼交易员的惊人相似的一幕,指出企业内部控制运行中极其关键的环节包括:动态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强调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符合公司长远利益的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制度。 (四)相关因素研究

严明燕、张同健(2009)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信息化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进行分析,考察四种创新对内部控制设计、内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扩展是否分别具有促进作用。吕正等(2011)借助因子分析和SEM结构方程的科学分析方法,以产品开发的内部控制为例,探寻银行内部控制的影响制约因子,以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系统。冯小兵等(2012)基于对上海银行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定量的方法评估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海地区商业银行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完善性,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更高的内部控制完善性指数,且基于数据样本提出了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四、未来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已经吸收和发展了西方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的优秀成果,形成了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但总体来看,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完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相关规范体系没有跟上理论研究的步伐、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与银行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等。因此,未来可以考虑从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价值性研究入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起步较晚,内部控制机制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而内控信息的披露,既是银行自身内控建设和诚信披露的要求,也是改善整个资本市场环境的要求;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加强对我国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的内容与质量要求的研究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汪办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成因的国际比较[J].上海金融,2007(5):4244

[2]吴建友,雷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困境与实施问题[J].生产力研究.2007(14) [3]郭婧洲.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统计研究,2010,27(8):9698

[4]朱亚.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研究[J].金融与保险,2009,(1):5357

[5]胡阳,李艺凡,王欣然.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0(2):4954

[6]李晓慧,孟春.有效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研究——来自巴林银行、兴业银行和瑞士银行的多案例对比[J].财政研究,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