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桥桩基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1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引桥桩基施工方案

S4K135+135封侯沟大桥引桥桩基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和工程量: S4K135+135封侯沟大桥桥址区地形起伏较大,桥址跨越封侯沟河谷,河谷深140余米,河谷两侧台塬塬面宽阔平坦,河谷上口坡陡,中部斜坡上段坡面缓而整齐,下段坡面陡而破碎,给桩基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该桥引桥采用灌注桩基基础。引桥桩基分布如下表: 项 目 桩长(m) 桩径(m) 根 数 项 目 桩长(m) 桩径(m) 根 数 0#台 1#墩 2#墩 3#墩 4#墩 5#墩 6#墩 7#墩 8#墩 256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88 1.2 1.6 1.6 1.6 1.6 1.6 1.6 1.6 1.8 8 4 4 4 4 4 4 4 4 9#墩 10#墩 11#墩 188 188 188 1.8 1.8 2 4 4 4 桩基础为C25级砼,共有砼5130.19m3,钢筋217330kg。

2.施工工序流程及主要施工方法

依据设计资料提供的地表水位约为832.0米: 0#台~11#墩桩基采用旋挖钻成孔。

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桩基砼、砼罐车运输、通过导管或串筒灌注;混凝土泵备用。

施工工期:14#、15#墩为主墩,施工工期3个月,其他墩台视具体情况和总工期要求穿插合理进行。 ①挖孔桩

a、桩基定位与测量:首先平整施工场地,桩基中心的定位采取坐标法,用全站仪从导线点进行测设,中心桩固定后引出4个“十”字护桩,利用护桩控制砼护筒埋设。

b、开挖:对于砂石粘土层采用铁锹开挖;对于全风化、强风化岩层采用风镐为主,配合铁锹开挖;开挖过程中每5米测量一次孔(桩)中心,验证孔的垂直度(<0.5%)。人工掘土,卷扬机配合吊斗出土及时将挖出的土运至挖孔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c、护壁:首节砼护壁高2.0m,高出孔口地面30cm,计划在穿过粘土层和强风化层时设护壁,C25钢筋混凝土护壁每节护壁长1.0~1.5m,顶部厚度10cm,底部厚度20cm;护壁内径≥2.0m,且其中心线与桩位偏差≤2cm。相邻护壁必须重叠5cm。护壁模板采用3mm厚钢板加内称,拆除时间为24小时。

d、进入弱风化岩层采用空钻、风镐松动开挖。

2

e、松动爆破:对于弱或微风化岩层需爆破时,采用爆破作业掘进,采用风钻或凿岩机钻炮眼,小药量电引爆的浅眼爆破法施工,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撑和护壁,防止震塌孔壁,孔内爆破后,先通风排烟15分钟并经检查无毒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作业,爆破后再采用人工清渣继续开挖。必须控制好炸药量,以免松动基岩。达到孔底标高后,清除孔底残渣。施工中应做好挖孔施工记录。

f、安全措施

a)孔深超过10m时,如孔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用鼓风机向孔底送风,保证孔底空气新鲜。送风管为钢管;

b)如有遇到渗水量小须作排水处理或加厚护壁。渗水大时采取其他措施或停止开挖;

c)挖孔超过20m时设井底护架(见附图二),防止落物砸伤孔底人员;

d)掘出的土要及时运走,并保持护筒顶高出孔口地面30cm,防止孔口落物;

e)已灌注完砼和正在挖孔未完的桩口,应设置井盖和围栏围蔽,经常检查吊绳和吊钩,并及时按规定更换。

f)严禁酒后操作,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需要照明时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g)凡在孔内抽水之后,必须先将抽水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桩孔作业。严禁带电源操作,孔口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要密切注视孔内的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h)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h、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钢筋笼制作:钢筋骨架应分段制作,分段长度据吊装条件和运输设备而定;搭接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内≤50%,搭接长度单面焊≥10d、双面焊≥5d;保护层(4.5cm)采用“弓”型钢筋,呈梅花型焊接于主筋上,竖向间距2.00米,横向间距为1.5米;注意沿钢筋笼等间距预埋3根Ф50mm超声波检测用无缝钢管;桩基下半部的钢管由于无钢筋笼可依附,故三根钢管的外侧设定位钢筋,以保证管道的平面位置。

钢筋笼的吊装就位:钢筋笼采用吊车或钻机的钻架吊装就位,电焊焊接或挤压套管或直螺纹套管连接;最上一节钢筋笼上端焊接架立钢筋(吊环),以便钢筋笼定位和加固;就位后应满足底面标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