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原理复习题-2018.6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15:02: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催化作用原理

第二章 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

1、催化剂的性能指标 活性: 衡量催化剂效能大小、表示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程度的一种度量。

选择性

工厂常用产率来表示催化剂的优劣:

催化剂的活性可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表示: (1)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用来表示反应的快慢。当用反应速率比较催化剂的活性时,应保证反应时的温度压力和原料的配比等均相同,此时反应速率越快表示催化剂的活性越好。 (2)转化率

转化掉的反应物的量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数。是常用的比较催化剂活性的参量。

在用转化率比较活性时,要求反应温度、压力、原料气浓度和停留时间都相同。此时,转化率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大。 (3)活化能

一般说,一个反应在某催化剂上进行时活化能低,则表示该催化剂的活性高,反之亦然。通常都是用总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作比较 2.固体催化剂的组成

四部分:主催化剂,共催化剂,助催化剂(助剂),载体

A:主催化剂(主活性组分): 在催化剂中产生活性的组分。 B:共催化剂:即和主催化剂同时起作用的组分。 C:助催化剂:(助剂,促进剂)本身无活性或活性较小,加入少量后,可大大

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寿命、稳定性等性能的物质。它又可以区分为: (1)结构性助剂:改变活性组分的物理性能。

(2)调变性(电子性)助剂:改变活性组分的电子结构(化学性能)来提高活性组分的活性和选择性等的物质。

K2O:使V2O5能级发生变化,改变了它的电子结构性能,提高了活性—调变性。 (3)晶格缺陷型助剂:使活性相原子排列无序化,从而使活性物质微晶间形成更多的晶格缺陷,产生了新的活性中心,使活性提高的物质。

(4)扩散型助剂: 加入硝酸盐、碳酸盐或有机物,使之在焙烧时分解而在催化剂中形成孔,提高体相内活性组分的利用率的物质。 (5)毒化型助剂:消除

D:载体:担载活性组分和助剂的物质。

载体和助剂区别: 载体量大,活性作用缓和、不明显;助剂量少,活性作用明显。

载体在催化剂中的作用:

1) 支撑作用:决定催化剂的基本物理结构和性能。如:孔结构,比表面,机械强度等。

2)分散作用:提高活性组分利用率,减少活性组分的用量,降低成本。

3)助催化作用:a)提供附加活性中心,如双功能Pt/Al2O3;b)和活性组分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催化性能的新表面物种。

4)稳定化作用:a)增加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抗毒性能,延长寿命;b)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如:Cu, Pd 200oC开始半溶,烧结失活, 载在Al2O3 或 SiO2 500oC下可长时间使用。

3.催化作用的实现

A:改变反应历程,不参与最终产物 ;

B: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认为可能发生的反应,对于热力学计算表明不可能发生的反应,使用任何化学催化剂是徒劳的。

C: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向平衡,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D:催化剂对化学反应具有选择性。 4.催化剂的稳定性指的是哪几个方面?

(1)化学稳定性:保持稳定的化学组成和化合状态。

(2)耐热稳定性:能在反应条件下不因受热而破坏其物理化学状态,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抗毒稳定性:催化剂对有害杂质毒化的抵抗能力,这种能力越强越好。 (4)机械稳定性:固体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冲击、重压、温度等引起的种种应力的程度。 稳定性或寿命

第三章 吸附作用与多相催化

1.吸附作用几个关键概念:

现象:当气体与清洁的固体表面接触时,在固体表面上气体的浓度高于气相.这

种现象称为吸附现象。

吸附质:被吸附的气体称为吸附质。 吸附剂:吸附气体的固体称为吸附剂。

吸附态:吸附质在固体表面上吸附后存在的状态称为吸附态。 吸附中心或吸附位:通常吸附是发生在固体表面的局部位置,这样的位置称为吸附中心或吸附位。

表面吸附络合物:吸附中心与吸附态共同构成表面吸附络合物。

吸附过程:当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浓度由于吸附而增加,称为吸附过程。 脱附过程:气体浓度在表面上减少的过程,则称为脱附过程。

吸附平衡:当吸附过程进行的速率与脱附过程进行的速率相等 时,表面上气体的浓度维持不变,这样的状态称为吸附平衡。 2. 简述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区别?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吸附力不同,物理吸附是范德华力;化学吸附是化学键力。发生物理吸附时被吸附分子结构变化不大;发生化学吸附时被吸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另外物理吸附是单层或多层吸附,吸附时无选择性,热效应较小,吸附速率较快不受温度影响,不需活化能;而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吸附时有选择性,热效应较大小,吸附速率较慢,需活化能;

2. 吸附强弱的度量方法:

吸附物种与催化剂表面键合形成化学吸附键的强弱,由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性质及吸附条件决定。其数值大小可由化学吸附热度量。吸附热越大,吸附键愈强;反之,吸附热越小.吸附键越弱。因此,吸附热是选择催化剂时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积分吸附热:在一定温度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平均吸附1mol气体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积分吸附热q积,它反映了吸附过程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热量变化的平均结果,常用于区分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2)微分吸附热: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气体从n mol 增加到 (n+dn) mol时,平均吸附每摩尔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微分吸附热。 ? 反映了吸附过程某一瞬间的热量变化。 ? 微分吸附热是表面覆盖度?的函数

? 表面覆盖度-已被吸附分子覆盖的表面积占总表面积的分率。 ? 用初始吸附热与催化活性相关联,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 微分吸附热是覆盖度?的函数,其变化关系比较复杂。有三种类型。 类型I,吸附热与覆盖度无关,即吸附热为常数。这是理想的吸附情况,实际遇到的较少。此类吸附称为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

类型II,微分吸附热随覆盖度增加呈线性下降。此类吸附称为焦姆金(Temkin)

吸附。q=q0-βθ

类型III,微分吸附热随覆盖度增加呈对数下降。此类吸附称为费兰德利希

(Frundlich)吸附q=q0-αlnθ 。后两类吸附热皆随覆盖皮变化,称为真实吸附。

(3)吸附 活化能、 脱附活化能 随覆盖度的变化: 类型I,活化能与覆盖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