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顿珠岙镇马路市场的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 14:00: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统筹规划 建管并举 彻底整治珠岙马路市场

珠岙镇珠岙村马路市场位于34省道、甬临线,交通便利。在一定时期内,对活跃当地经济,方便居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集镇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马路市场已越来越不适应管理需要,由占道经营引发的村容环境、交通秩序等问题,已经成为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顽症”,严重影响珠岙镇、乃至三门县的对外形象,亟需得到整治。

一、珠岙马路市场的形成及现状

(一)珠岙马路市场的形成。珠岙集镇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800年的历史。到民国时期,因其扼守宁波至温州的必经之路,而逐渐发展壮大,形成长500米,宽4米的商业街道。解放前,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拥有200多家店铺,30多家旅店的商业集镇。1954年,34省道动工修建,穿村而过,拆除了珠岙老街部分建筑,老街规模有所缩减。改革开放后,随经济发展,34省道多次整修,路基不断加高,比原商业街道及居民住宅高出2~3米,影响周边居民出行和老街商贸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求方便,老街市场商贸活动逐步向34省道迁移,80年代末期,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加之省道车流量剧增,影响34省道的正常交通,马路拥堵开始显现。

(二)珠岙马路市场的现状。目前,珠岙马路市场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形成逢“一六”集市的自发市场与常年店外占道经营并存的复杂经营现状。100余家涉及小吃加工销售,饮食大排档、水果、日用品经营及维修的销售摊点长期占据省道两侧空地。逢“五日一市”的自发市场,200余家流动摊点在珠岙花坛至珠岙老菜场一带的省道路段设摊,吸纳珠岙本地乃至周边乡镇、其他各县市的过万村民聚集,造成34省道珠岙段600余米的道路拥堵,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及交通秩序。

(三)马路市场的经营主体。珠岙马路市场的经营者构成较为复杂。外来人员、无业人员、待业青年构成的职业卖家是主体,此外还存在部分自产自销的农民种植户。这些经营户稳定性很差,整个群体总是处于流动之中,加上经营的主要交易手段是现金交易,对各种经营行为没有详细的记录,大大增加了政府部门的管理难度。

(四)马路市场的整治历程。90年代开始,珠岙镇历届党委政府致力于整顿马路市场,但整治后回潮明显,马路市场得不到根治,甚至愈演愈烈。

两个小菜场的设立是为了什么,人大、政协提案多次反映,为什么得不到根治

曾经设立护栏,为什么效果不明显 二、珠岙马路市场存在的原因

马路市场的存在弊多利少,既有碍市容,又占据道路,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干扰了居民日常的生产生活,对于集镇的环境改善和正常的市场秩序存在诸多负面影响,并造成国家税源的流失。尽管珠岙镇党委政府多次多方努力,还是难以取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商贸需求。珠岙地处丘陵地带,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用地非常紧缺,集镇范围对于新建一个占地面积较大的市场目前还很困难。而珠岙原有的小型菜场和农贸综合市场已逐渐不能适应消费者和集镇发展的要求,在市场布局、容量、设施、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

(二)马路交易成本低廉,利益驱动市场繁荣。于民所需、于商谋利是马路市场形成的直接原因。马路市场投入少、费用低、受益快,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调整快、无税收,“摊”随人走,操作方便,又不交税费。部分经营者和村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交通秩序。这是“马路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赶集风俗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期内消失。珠岙当地的马路市场形成已久,逐渐形成“五日一市”的风俗。逢农历 “一、六”赶集,已经成为珠岙当地,乃至周边县市村民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三、综合整治马路市场的可行对策

马路市场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村民的积极配合和有关部门长期参与。尤其是在目前珠岙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民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马路市场的治理更要在联合整治、区别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执法巡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做好堵疏结合、建管并举的文章。

(一)加快整合土地资源,统筹考虑治理方案。珠岙马路市场因其治理的复杂性,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跳出马路市场本身的局限,统筹考虑治理方案。珠岙村作为集镇所在地,土地资源非常紧缺,村民宅基地安臵一度成为难题。加上珠岙集镇基础设施多年来投入不足,不同程度存在各种损坏、失修、老化以及配套不足等现象,迫切需要改造建设,而马路市场要从源头上根治又必须寻求适当的安臵地点。这些土地的刚性需求要求我们必须整合有限的土地资源,统筹考虑村民宅基地安臵、商业区域规划、集镇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形成科学合理的珠岙集镇整体规划。

(二)综合规划集镇功能,彻底根治马路市场。统筹推进集镇建设与马路市场整治。修编完善以珠岙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拆除珠岙老镇沿溪区域200余间木结构旧房,沟通菜市场至农贸市场沿线区块,连接珠岙西部新区和老街区,用于小高层商住楼建成。建成后的商住中心,一至三楼用于商贸活动以及老人协会、文化活动中心等公益用房,四

楼以上用于安臵拆迁村民的住房。

(三)齐抓共管疏堵结合,从严整治占道经营。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联合交警、交通、路政、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成立珠岙马路市场整治专门机构,集中力量对拥堵路段进行整治。坚决纠正、规范、取缔无证经营和占道经营,强化处罚和疏导措施,取缔不符合社会总体要求的马路市场。通过集中突击整治,解决马路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改变马路市场脏乱差的局面,还珠岙人民一个良好的卫生、交通环境。

(四)大力开展宣教活动,营造“入市”良好氛围。政府、有关部门、各新闻媒体应采取各种手段,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把“占道经营”的危害性作广泛宣传,营造“规范经营行为,爱护集镇环境”的良好氛围,让每个经营者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自觉从思想和行动上杜绝“占道经营”行为。

(五)着眼长远避免反弹,构建长效管理机制。硬件建设是基础,而后续管理是关键。新的农贸市场建成后要严格管理。一方面通过对入驻农贸市场的摊贩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适当减免赋税等方式,鼓励他们正规入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市场管理办法,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收运,持之以恒地抓好长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