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4 2:52:4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某患者,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18.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19.其治法是( ) A.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B.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C.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D.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E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20.其治疗首选方是( ) A.黄芪建中汤加减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C.四七汤加减
D.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某患者,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舌苔多薄白,脉弦。
21.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22.其治法是( ) A.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B.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C.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D.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E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23.其治疗首选方是( ) A.黄芪建中汤加减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B型题】
A.良附丸加减B.保和丸加减C.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D.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24.胃痛寒邪客证,治疗宜首选( ) 25.胃痛胃阴亏虚证,治疗宜首选( ) 26.胃痛饮食停滞证,治疗宜首选( ) 【X1型题】
27.实证的胃痛证候类型有( ) A.寒邪客胃 B.饮食停滞 C.肝气犯胃 D.肝胃郁热
E.瘀阻胃络
28.虚证的胃痛证候类型有( ) A.脾胃虚寒 B.胃阴亏虚 C.肝气犯胃 D.肝胃郁热 E.瘀阻胃络
29.实证的胃痛治法有( )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30.虚证的胃痛治法有( ) A.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B.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X2型题】
31.患者刘某,女,干部,2003年2月13日晨起自我感觉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查:舌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 A.良附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D.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2.患者张某,男,35岁。自诉患慢性“胃炎”多年,近周来因情绪不佳,自觉胃脘胀闷,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查:舌苔多薄白,脉弦。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 A.柴胡疏肝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D.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二、名词术语解释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三、填空题
1.遇 之后,胃脘痛 ,或得 则 ,属 ;胃脘 ,痛势 ,得 饮则 者,属 。 2. 痛,痛势 ,痛而 ,食后 者,属实;疼痛 ,痛势 ,痛而 ,得食 ,痛无定处者,属虚;久病年老者多 ,新病年壮者之 。 3.初痛在 ,久痛入 ;以 为主,伴有嗳气,痛处 ,属气滞;痛如 、似 ,痛处 ,属血瘀。
4.胃脘痛主要病变在 ,但与 密切相关。 四、是非判断题
1.胃痛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 ) 2.胃痛的病因主要是外因( ) 3.胃痛的虚实相互间不易转化( )
26
4.国家标准病名中,胃炎也是胃痛病的一种( ) 5.真心痛是胃痛病的一种( ) 五、简答题
1.如何辨别寒邪犯胃与脾胃虚寒? 2.如何判断胃痛的虚实? 3.胃痛治疗原则是什么?
4.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5.胃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六、病案分析题
1.王某,女,27岁,干部,2001年11月3日就诊。 主诉:近4天来胃脘胀痛。
病史:4天前因与爱人生气后,自觉胃脘胀满,不欲饮食。痛连两胁,攻撑走窜,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喜太息,胸闷嗳气,大便不爽;查体:舌苔多薄白,脉弦。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2.刘某,女,46岁,干部,2003年4月12日就诊。 主诉:胃痛反复发作12年,近3日加重。
病史:胃痛反复发作12年,以胃脘隐痛为主,5日前无明显诱因,又发胃脘隐痛,胃纳欠佳,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口干不多饮,大便秘结;查体:舌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A 2. C 3. E 4. B.5.B 6. B 7. C 8.A 9. B 10.C 11. E 12.D 13.A 14.B 15.C16.C 17.E 18.A19.B 20.A 21.B 22.A23.C 24.A 25.E26.B 27. ABCDE
28 AB29. ABCDE 30.AB 31.A32.A 二、名词术语解释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三、填空题
1.冷饮或受凉 加重 舒 寒 灼痛 急迫 冷 适 热。
2.暴 剧烈 拒按 痛或痛而不移 日久 缠绵 喜按 痛减 虚 实。
3. 气 血 胀痛 游走不定 针刺 刀割 固定不移。
4. 胃 脾肝胆。 四、是非判断题
1.√2.×3.× 4.√ 5.× 五、简答题
1.答:寒邪犯胃是以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为寒邪客于胃腑,气机凝滞不通。以胃痛暴作,得温则减,遇寒加剧为审证要点。而脾胃虚寒以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喜热饮食,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发作,或时而泛吐清水,神疲倦怠,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病机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失温养。以胃痛隐隐,喜温喜按为审证要点。
2.答:暴痛,痛势剧烈,痛而拒按,食后痛或痛而不移者,属实;疼痛日久,痛势缠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痛无定处者,属虚;久病年老者多虚,新病年壮者之实。
3.答:胃以和降为顺,宜通不宜滞。若胃失和降,气机阻滞,则不通而痛作,故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但须审证求因,审因论治。邪实者以祛邪为急,正虚者以扶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当祛邪扶正兼顾。古有“通则不痛”治痛之法,但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而应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通”法,正如叶天士所谓“通字需究气血阴阳”。属于胃寒者,散寒即谓通;属于食滞者,消食即谓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谓通;属于热郁者,泄热即谓通;属于血瘀者,化瘀即谓通;属于湿滞者,健脾除湿即谓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谓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谓通。即散寒、消食、理气、泄热、化瘀、除湿、养阴、温阳等治法,均可起“通”的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善用“通”法。 4.答:(1)主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喜热饮食,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发作,或时而泛吐清水,神疲倦怠,手足不温 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2)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3)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减,方中黄芪、桂枝、生姜、白芍、甘草、饴糖、大枣。 5.答:(1)以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为基本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钝痛、隐痛、灼痛、闷痛、绞痛等不同;其痛可为持续性,也可为发作性;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症状。(2)本病以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的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冷干硬辛辣醇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3)可以做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胆红素、转氨酶、淀粉酶化验和B超、CT、腹部透视、血常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病案分析题 1.(1)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
(2)辨证分析:肝主疏泄而喜条达,若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而作痛。肝居胁下,而气窜游移,故痛连两胁,攻撑走窜;气机不利,肝胃气逆,故胸闷嗳气、喜太息。气滞肠道传导失常,故大便不爽。若情志不和,则肝郁更甚,气结复加,故每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舌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之象。 (3)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4)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10g香附10g陈皮10g枳壳10g白芍15g甘草5g川芎10g。水煎服,每日一剂。 2.(1)诊断:胃脘痛(胃阴亏虚)
(2)辨证分析:胃痛日久,郁热伤阴,胃失濡养,故胃脘隐隐灼痛;胃阴亏虚,受纳无权,故似饥而不欲食;阴虚津少,无以上承,则口燥咽干、口干不多饮。阴虚液耗,肠道失润,故大便秘结。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光剥无苔,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象。 (3)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4)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北沙参15g麦
27
冬15g生地15g枸杞子15g当归15g川楝子7g白芍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二节 呕 吐
一、选择题 【A1型题】
1.最早记载呕吐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丹溪心法》 E.《医宗必读》
2.呕吐主要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 ) A.肺 B.心 C.胃 D.肝 E.脾
3.下列哪项不是呕吐病的病因( ) A.外邪犯胃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体虚病后 E.房劳过度
4.因情志所伤引起的呕吐,和情绪关系密切可能是下列哪种疼痛( ) 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5.下列哪能项是呕吐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 ) A.刺痛 B.胀痛 C.灼痛 D.隐痛 E.冷痛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呕吐的治疗原则( ) A.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B.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C.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D.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E.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7.下列哪一项不是呕吐的证型( ) A.脾胃阳虚 B.胃阴不足 C.肝气犯胃 D.痰气交阻 E.饮食停滞
8.因外邪犯胃引起呕吐的主要表现是( ) A.突然呕吐 B.呕吐酸腐 C.呕吐清水痰涎 D.呕吐吞酸
E.呕吐日久,反复发作 9.因肝气犯胃引起呕吐的主要表现的疼痛是( )
A.冷痛拒按而喜温
B.胀痛引两胁 C.冷痛喜温喜按 D.刺痛固定不移 E.灼痛隐隐
10.因脾胃阳虚引起呕吐的主要表现是( ) A.突然呕吐 B.呕吐酸腐 C.呕吐清水痰涎 D.呕吐吞酸
E.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
11.因胃阴不足引起呕吐的主要表现是( ) A.突然呕吐 B.呕吐酸腐 C.呕吐清水痰涎 D.呕吐吞酸
E.呕吐日久,反复发作
12.因饮食积滞引起呕吐的主要表现是( ) A.突然呕吐 B.呕吐酸腐 C.呕吐清水痰涎 D.呕吐吞酸
E.呕吐日久,反复发作 【A2型题】 13.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其主要病机为( )A.外邪犯胃,胃气上逆 B.饮食停滞,胃失和降 C.肝气郁滞,胃失和降 D.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E.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14.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吐后反快,嗳气厌食,大便臭秽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其治法是( )A.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B.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15.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每因情志不遂发作或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其治疗首选取方为( ) A.四七汤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16.呕吐日久,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其主要病机是( )
A.夏令暑湿浊气,动扰胃腑 B.食滞内阻,传导失司 C.脾不运化,痰饮内停 D.肝气不疏,横逆犯胃 E.胃阴不足, 胃失濡润
17.呕吐清水痰涎,胸脘痞闷,纳呆,头眩心悸,或胃
28
中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滑。其首选取方为( ) A.良附丸加减
B.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A3型题】
某患者,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8.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脾胃阳虚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19.其治法是( ) A.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B.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C.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D.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E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20.其治疗首选方是( ) A.理中汤加减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C.四七汤加减
D.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某患者,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胸胁胀痛,每因情志不遂发作或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21.该病人的证候属于( ) A.脾胃虚寒 B.肝气犯胃 C.痰饮内阻 D.胃阴不足 E.外邪犯胃
22.其治法是( ) A.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B.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C.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D.清化湿热,理气和胃 E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23.其治疗首选方是( ) A.黄芪建中汤加减 B.四七汤加减 C.柴胡疏肝散加减
D.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E.藿香正气散加减 【B型题】 A.良附丸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四七汤加减 D.藿香正气散加减 E.四七汤加减
24.呕吐外邪犯胃证,治疗宜首选( )
25.呕吐肝气犯胃证,治疗宜首选( ) 26.呕吐饮食停滞证,治疗宜首选( ) 【X1型题】
27.实证的呕吐证候类型有( ) A.外邪犯胃 B.饮食停滞 C.肝气犯胃 D.痰饮内阻 E.脾胃阳虚
28.虚证的胃痛证候类型有( ) A.脾胃阳虚 B.胃阴不足 C.肝气犯胃 D.肝胃郁热 E.瘀阻胃络
29.实证的胃痛治法有( ) A.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B.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30.虚证的胃痛治法有( ) A.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B.养阴益胃,降逆上呕 C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D.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E.化瘀通络,和胃止痛 【X2型题】
31.患者刘某,女,干部,2003年2月13日晨起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 A.藿香正气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丹栀逍遥散或化肝煎加减 D.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32.患者张某,男,35岁。自诉患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查: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治疗应选下列何方( ) A.柴胡疏肝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理中汤加减
D.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E.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二、名词术语解释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呕吐。 三、填空题
1.暴病呕吐一般多属 ,治疗 ,预后 。但痰饮与肝气犯胃之呕吐,每易复发。久病呕吐,多属 , 或 者,病程 ,且
易 ,较为 。若呕吐 ,饮食难进,
29
受损,易 ,预后 。 反复发作 难治 不止 后天之本 变生它证 不佳。 2.呕吐的虚实可相互转化,初呕 ,呕吐日久,可2 多实 胃津 胃阴亏损 胃腑 脾胃 脾胃虚弱 损伤 ,导致 ,或因邪干 日久,损脾阳不振 实 虚 虚 实 虚实夹杂 蕴而化热 伤 ,导致 , ,则由 转 ;若脾温燥 热证 寒热错杂证。 胃素虚,痰湿内生,或复饮食所伤,形成食滞,因 致 ,3.外邪 食滞 痰饮 肝气 胃气痞塞 升降失调 可出现 证。又可寒热转化,如脾胃虚弱,痰饮气逆作呕 脾胃阳虚 胃阴亏损 温养 濡养 胃失内阻,可 ,或过用 ,可形成 ,成为 和降 胃气上逆。 证。 4.胃 肝 脾。 3.呕吐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类,实证四、是非判断题 因 、 、 、 等邪气犯胃,1. √2.× 3.× 4.× 5.× 致 , , 作呕;虚证为 五、简答题 或 ,胃失 或 , , ,而发呕吐。 4.呕吐的病位在 ,与 、 关系密切。 四、是非判断题 1.呕吐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 ) 2.呕吐的病因主要是外因( ) 3.呕吐的虚实相互间不易转化( ) 4.呕吐的病位在胃和其它脏腑无关( ) 5.反胃是胃痛病的一种( ) 五、简答题 1.如何辨别外邪犯胃与脾胃阳虚? 2.如何判断呕吐的虚实? 3.呕吐治疗原则是什么? 4.脾胃阳虚型胃痛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5.呕吐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六、病案分析题 1.张某,女,45岁,工人,2000年11月2日就诊。 主诉:4小时内呕吐3次。 病史:早饭后,无明显诱因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查体:舌苔白腻,脉濡缓。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2.王某,男,40岁,干部. 主诉:呕吐时作时止已1年余。 病史: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查体: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C 3.E 4.B 5.B 6.E 7.D8.A 9.B 10.E 11.E 12.B 13.A14.B 15.A 16.E 17.B 18.A 19.C 20.A 21.B 22.B 23.B 24.D 25.C 26.B27.ABCD 28.AB 29.ABCDE 30.AB 31.A 32.C 二、名词术语解释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一般以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呕吐。 三、填空题 1. 邪实 较易 良好 正虚,虚证或虚实夹杂 较长
1.答:外邪犯胃是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病机为外邪犯胃,胃失和降。以突然呕吐,兼有发热恶寒等表证为审证要点。而脾胃阳虚是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病机为脾胃虚寒,运化无权,胃失和降。以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畏寒肢冷,便溏为审证要点。 2.答:实证多由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停滞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呕吐物量多,多有酸臭味,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脉实有力。虚证多因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所致,起病缓,病程长,呕吐物不多,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等。 3.答:呕吐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和胃降逆为治疗呕吐的基本原则,但应区分虚实。邪实者,治宜祛邪为主,邪去则呕吐自止,分别采用解表、消食、化痰、解郁等法;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正复则呕吐自愈,分别采用温阳、益气、养阴等法;虚实兼夹者当审其标本缓急主次。在辨证论治时,应辅以和胃降逆之品,则胃气和,呕吐亦止。 4.答:(1)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纳呆,面色晃白,倦怠乏力,喜暖畏寒,四肢不温,口干而不欲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2)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3)方药:理中汤加减。方中人参、白术健脾和胃;干姜、甘草甘温和中。 5.答:(1)临床待征:呕吐食物、痰涎或水液诸物等胃内容物,或干呕无物为主要特征,时作时止,或呕吐频频,初呕吐物多有酸腐气味,久吐则酸臭气味不甚。且常伴有脘腹满闷不舒、厌食、反酸、嘈杂等症。(2)病史: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因恼怒,或久
病不愈等病史。(3)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钡餐X线检查、
胃镜、腹部B超、头颅CT、妊娠试验等检查有助诊断。 六、病案分析题 1.(1)诊断:呕吐(外邪犯胃) (2)辨证分析:外感风寒之邪,或夏令暑湿秽浊之气,动扰胃腑,浊气上逆,故突然呕吐,胸脘满闷,不思饮食。邪束肌表,营卫失和,则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均为伤于寒湿之象。 (3)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4)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20g紫苏15g白芷10g大腹皮10g厚朴10g半夏10g陈皮10g白术10g茯苓10g生姜10g大枣5枚炙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2.(1)诊断:呕吐(脾胃阳虚) (2)辨证分析: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水谷腐熟运化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