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22: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考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

B. 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 C.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大气污染 D. 为治理雾霾,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可有效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故正确; B、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低碳技术,降低能耗,符合保护环境的主题,故正确; C、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有效降低氮硫化合物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故正确; D、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并不现实,故错误。 故选D

2.下列叙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风力发电 C.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力发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物质,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蔗糖溶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 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 蔗糖溶解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

C. 收集氧气 D. 测溶液pH

【答案】C 【解析】

【详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倒置,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而图中连有长颈漏斗,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出现连续且均匀的气泡时,开始收集,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测溶液pH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色,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在氧气中点燃细铁丝可发生剧烈燃烧2Fe+O2=2FeO B. 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NO3=CuNO3+Ag

C. 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D.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2KClO3=2KCl+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燃烧产物为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故错误;

B、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Cu(NO3)2+2Ag,故错误;

C、硫酸铵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故正确;

D、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2KClO3故选C

2KCl+3O2↑,故错误。

5.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缺碘易得甲状腺肿大 ②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③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C对有机物的认识 B物质分类 ①过磷酸钙、石油、盐酸都是混合物 ②二氧化硫、水、氧气都是氧化物 ③纯碱、烧碱、熟石灰都是碱 D对安全的认识 ①有机物不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②葡萄糖、淀粉、蛋白质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③塑料、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①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②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进行稀释 ③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浸泡海产品,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是违法行为,故不完全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不属于碱,属于盐,故不完全正确;

C、有机物一定都含有碳元素;葡萄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完全正确;

D、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正确;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进行稀释,正确;洒出的酒精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正确;故完全正确。 故选D

B. B

C. C

D. D

6.下列述完全正确的是( ) A.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B. 用托盘天平称量8.10g氯化钠固体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硬水中泡沫较少,软水中泡沫较多,故正确; 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则无法称量8.10g氯化钠固体,故错误; C、中和反应也为放热反应,故错误;

D、氢氧化钠碱性强且价格昂贵,不适宜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选A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