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4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中国的文

化与自然遗产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通过学习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这里欣赏比较的世界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神州风采》,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感受写下来。)

(提示: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写好的感受进行汇报交流。 (2)全班评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作业,教师小结。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简单地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且写了自己的欣赏感受。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也许更多更美的世界遗产就在你的身边。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