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56: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复杂乏味枯燥的音乐知识变得趣味化、生动化,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更加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9、跟着琴声慢唱,并及时纠错解决难点。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曲为什么这么动听而且很富有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吗? 生:猜测、观察歌篇。

师:因为是音乐符号在起作用(下滑音、变化音),和其富有舞蹈性的节奏——切分音。(师指歌篇)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是这个“#”记号在起作用(出示“#”记号)。知道这个记号的名称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是升记号。

师指导:现在我要考你们的耳朵。老师分别来弹两组旋律,是不是一样的呢?竖起你们的耳朵来。

A、教师对比范唱下滑音处:3 3 3.﹨0 | 小毛 驴

B、随琴模唱升记号处: 2 2 #1 2 | 3 0 心中 多欢 喜(加和不加进行听辨比较)

C、切分音处,闭口法。5. 4 3 2 | 0 1 2 | 3. 5 |我 可对他 不 客 气(多唱,学唱本句曲谱)

D、附点音符处,手势法。 1. 3 | 2. 17 | 哎

10、完整跟琴再慢速演唱歌曲。 11、跟琴原速度演唱。 12、歌曲处理。

师:阿凡提骑着小毛驴,心里非常的高兴。(老师演唱第一部分)这时候,我们的歌声应该怎么样?

生:愉快,高兴。

师:请同学们一起唱一下这一句。

师:这么愉快的心情下,阿凡提看到有人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鸟儿、捉青蛙、折断花和树,心情会变得怎么样? 生:不高兴,生气。

师:对,这时候要用歌声把阿凡提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表达出来。(教师带有感情的接着唱这一部分,学生模唱。) 师:后来呢,(教师演唱后一部分),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高兴。 师:高兴之余还有一个感情是自豪。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一定把这几种感情用歌声表现出来。好,让我们带有感情的来演唱这首歌。好么? 生:(带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情绪、速度、感情和音乐风格(活泼——愤怒——抒情)。

13、再次播放范唱,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 14、随琴演唱一遍。(处理后的声音等) 15、有感情齐表演唱:(放伴奏音乐) 让我们一起骑着小毛驴去做个小阿凡提吧(启发学生参与,设计动作。)

16、师生互动:听到同学们优美的歌声,老师禁不住翩翩起舞。请同学们跟我再一起来表

现这首歌曲吧。 生:(边唱边舞蹈)

四、 拓展练习,歌词创编

(设计意图:创编歌词正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编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师:这首歌曲赞美的是少年阿凡提怎么样的行为啊? 生:保护环境。

师:对,赞美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少年阿凡提非常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谁要是打鸟,谁要是捉青蛙,谁要是折断花和树,他就对谁不客气。那你们平时是怎么爱护环境的呢? 生:……

师:真不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的付出也必有收获,在大家的努力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更熟更甜了。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都来争做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那你们能不能把刚才讲的唱出来呢?我们分组做一个填词游戏,比一比,看谁填的精彩。 生:(活动)

师:谁来读一下你组的编创,并唱出来? 生:汇报……并且师、生做相应地评价 五、 情感教育,结束教学

1、师:在今天的音乐课中,你都得到了哪些收获呀? 生:(自由发挥) 2、教师提出希望。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少年。 3、引入生活中的小英雄。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小英雄?卡通的呢?为什么喜欢他? 生:(自由说说)

4、播放音乐:引导学生在再次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由于这首歌是以环保为主题,所以我将音乐与环境保护有机的融合,从而进行德育渗透,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进行编创。)

第三课时

《牧羊姑娘》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笛子独奏曲《牧羊姑娘》系根据同名歌曲的曲调改编而成。歌曲叙述了旧时一个穷苦的牧羊女的凄凉生活。乐曲的第一部分,独奏乐器双簧管奏出充满辛酸、哀怨的主题,双簧管的音色带有忧郁的色彩,这四句曲调又都是由高向低进行,使音乐更显得苍凉而悲伤,令人为牧羊女的不幸而一掬同情之泪。第二部分音乐是在主题旋律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发展的,这一部分音乐在旋律上略有上扬,节奏也较活泼,音乐的色彩略显明亮。也许是牧羊女对往日曾有过的美好时光的回忆?也许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可是这都是瞬间即逝的景象。末尾句下行的旋律使幻想破灭,回到了悲惨的现实——荒山枯草,凉风飕飕。

在双簧管独奏的华彩段之后,悲凉的主题旋律重现,由乐队和双簧管分别演奏前、后半段旋律,将孤独的牧羊姑娘和饥饿的羊儿留在那暮色降临的山坡上。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突出(突破)方法 2、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自制教学挂图、曲谱若干、自制教学CD盘、白纸

教学过程: 导入:谈话

师:欢迎同学们和康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

一、听六段录音;

师:放六段音乐录音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师生问好,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注:学生听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再听 导入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能激起学习欲望

学生自己听辨,对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是一个锻炼,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 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

(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 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1、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出示歌词)

小结--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2、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六、思想教育:

师:大家看黑板,咱们今天欣赏的乐曲都和放牧和牧童有关,那么同样都是牧童,可为什么他们的生活却完全不同呢?

师:就是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 生:再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七、结束:

师:咱们欣赏了一首动人的《牧羊姑娘》最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演唱一遍歌曲,结束今天的音乐旅程。

通过欣赏音乐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热爱学习。

教 学 反 思: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知识目标: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乐可随时点击页

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二、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它是德国著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歌名叫

《小小少年》

(课件:点击页面,进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印切的少年生活。

三、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页面,出示歌词,页面淡然无色。)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附点节奏。) 师:你注意到老师刚才那个字读得最长?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四”字的画拍谱。)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 (课件:点击页面,字体颜色发生热情鲜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让学生

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你读得真有动感!同样的感觉来读读这句。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又一鲜亮字体的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