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3:50: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师:我们随着音乐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右下的小苹果图案,播放伴奏音乐。) 四、合唱练习 1、音程训练

师: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 (课件:逐步点击页面,出现4组音程。)

备注:老师逐一进行有效性的和声音程训练,先随琴练习,再离琴看指挥练习。 要求: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

2.提示两个声部同时歌唱时,声音要集中,和谐,统一。 3.提示时刻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 2、完整乐句练习

师:将这4组连成一条旋律,你还会唱吗?

(课间:点击页面,在句首出现不完全小节11)

备注: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 要求:

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整条旋律唱得轻柔,连贯。

2.合唱时,声音集中,和谐,统一,并学会聆听另一个声部。做到“没有我,只有我们;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和声效果。

设计意图:和声、视唱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和声训练、视唱教学让孩子们感受

到了和谐统一的歌声,也给后面歌曲的合唱教学做铺垫;同时这一环节乐句是通过和声音程组合而来的,乐句间的变化也是循序渐进,这大大降低了难度,给予孩子们充足的自信心。

五、歌曲教学 1、听歌曲范唱

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课间:出示歌谱,点击歌谱下方第1颗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并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

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我们

称为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第一段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歌谱下方第2颗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 (课件:点击歌曲下方第3颗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

之急。

3、学唱全曲

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用LU模唱第二

部分的低声部旋律。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低声部旋律和红颜色LU音。)

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体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

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

分的高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现在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请大家轻

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六、课堂延伸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 (课件:点击右下角进入下一页。)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原少年们梦想成真……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水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四分音符时值。

2、 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

教学重难点:

1、 背唱《采菱》。

2、 掌握四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件 琴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歌曲

师: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歌曲叫作《采菱》,那采菱的“菱”是什么? (学生回答 )

(展示课件,教师简介菱)

师:菱是一种植物,叶子呈三角形状,夏天开白色的小花,果实的硬壳有角,所以叫“菱”或“菱角”,菱的果肉吃起来香甜可口,有哪位同学吃过菱角吗?

师:同学们知道“菱”生长在什么地方吗?(学生简单描述,教师总结) 师: 菱长在池塘里,根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

师:今天就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江南采菱!(教师有感情表演唱。)

二:学唱

1、复听范唱

感受歌曲情绪,进一步提出要求。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曲,我们再来听一遍《采菱》,思考这两个问题: a、这首歌都唱了些什么?

b、演唱者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播放音乐) 生答。

2、轻唱歌谱

教师用电子教杆引导学生演唱。 提示:括号里的是间奏,不演唱。 3、哼唱歌谱,恩 4、听琴唱谱

要求:基本能随琴轻唱歌谱,不要求绝对准确。 5、学唱唱词

A、听琴唱词,初步做到节奏、音准正确。 师:我们一起唱一唱歌词,纠错。 b、加前奏演唱歌曲。

师:采菱的孩子在唱什么?爱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唱? c、认识反复记号D.S.(学生自己说一说演唱顺序)

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

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Fine)(板书) d、完整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就完整的把这首歌曲唱一遍。(教师琴伴奏)

三、情感启发,处理歌曲 1、分句处理歌曲

a、师:大家看歌曲的前两句都唱了些什么?(创设水乡情景) 师:水乡的孩子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家乡,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引导学生说一说,并唱一唱)

b、师:这一句谁可以来唱唱?(鼓励同学们演唱,教师请歌唱比较好的同学演唱) 师“他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哪种更适合歌曲的情趣?请大家体会一下。 师:动听的泉水,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师:衬托了欢快的心情,使歌曲更生动、形象。 (启发说说,体验山里的泉水真香呀!体验山泉再去品尝一下菱角的美味。难点拍手提示) c、请大家听听老师唱第四乐句,看有什么感觉。 (教师范唱“啊划呀划”,并稍加身体动作)

d、师:最后这里又重复了第一句歌词——水乡的孩子爱水乡,前后两个“爱”字含义一样吗?前面高兴的介绍自己的家乡,后面把对则唱出了对家乡的赞美、热爱,赞美中多了自豪、骄傲之情。

(教师通过形象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唱好最后一个乐句。) 2、看采菱的图片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太美了!从大家的歌声中可以感到,今年的水菱肯定是大丰收,让我们一起看看江南采菱人劳动的情景吧!(教师点击播放图片,并简单介绍) 简介:

湖中有美丽的荷花和水菱,有许多小船和木盆散落在湖中,“采菱”就是菱角成熟时,人们划着小船或洗澡的木盆去湖中把菱角采摘回来。

采菱时最好不要将小船摇进菱叶中去,因为菱叶密密的,茎又在水下生长着,小船进去,往往不能摇桨使其进退维谷。只有用一只大大的木盆,人坐在木盆里,用手轻轻拖拉着菱叶,可以随意进退。采菱时,用手把菱叶翻转过来,两指轻轻一捏,那菱角便已经悄然落在手心中了。

师:看到水菱大丰收,农民伯伯心情怎么样?你自己采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3、听音乐演唱歌曲,体验江南菱角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师:《采菱》这支歌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演唱?(请同学们说一说) 4、小组合作:女生采菱,男生划船,

师: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我请女同学采菱,男同学划船!(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做) 满湖都是菱,你不能划那么快,划快了就采不到菱了。

5、采访女同学:你对自己搭档的表现还满意吗?咱们男生要继续努力,争取这一次采到更多的菱角!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可以使用乐器演奏吗?你打算在哪儿伴奏?用什么乐器?怎样做(请同学们说一说,做一做) 小组内的同学自由结合,练习歌曲。

6、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师生简单点评。 四、小结

师: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孩子用歌声歌唱了自己的家乡,我们这儿有石榴园,我们还有比水更美的东西,你们说说是什么?咱们菏泽的孩子也可以用我们优美的歌声,歌唱我们亲爱的“花”乡。同学们课下可以尝试着创编歌词。

第二课时

教材内容 懒蛤蟆和小青蛙 总课时 1 教学要求

1、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在学唱中认识中强、中弱的力度记号,并会在歌曲中运用。 重点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 学 过 程

一. 引入

1、 说说癞蛤蟆和小青蛙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2、 教师简单介绍,引入歌曲。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范唱。

(1)歌曲中的癞蛤蟆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你觉得这首歌曲具有怎么样的风格? (3)与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2、学唱歌曲

(1)一句一句教唱。 (2)注意弱起

(3)唱准2-6 1-6 4-2等音程。 3、了解力度记号,并学会运用。 4、表演唱

(1)讨论角色的特点。

(2)与同桌创编神态、动作、表情来演唱。

5、上台表演,相互评论。 三、小结

《洪湖水 浪打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

(1)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大浪》。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知道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

(2)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品的名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倚音与波音、三连音唱法的准确掌握。 2、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3、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三、作品介绍:

歌剧《洪湖赤卫队》剧情简介

《洪湖赤卫队》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民族歌剧。湖北省实验歌剧团1959年首演于武汉。由《洪湖赤卫队》创作组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本剧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实。描写以乡党支部书记韩英、赤卫队长刘闯为代表的洪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以彭霸天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英勇顽强斗争的故事。全剧共分六场:第一场《撤退》第二场《劫枪》第三场《搜湖》第四场《越狱》第五场《找党》第六场《胜利》。

《洪湖水,浪打浪》 (1)戏剧情节简介

剧情: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乘机卷土重来进行报复。赤卫队在党支书韩英及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