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4:1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再次聆听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摇篮曲带给我们的轻柔舒缓,优美抒情的感受。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结束句中有几个快快睡。 生:四个。

师:那它们在演唱时有没有变化?什么变化? 生:速度渐慢,力度减弱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生:小宝宝睡着了,不要吵醒他。

师: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希望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能这样演唱。 3、学唱歌曲

那我们一起来轻声学唱一下歌曲(提示学生声音要轻)。 可重复学唱一两遍。

师:你们真聪敏,这么快就会唱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们用怎样的声音,情绪演唱会更好?

师:引导说出亲切、轻柔、甜美……

师:同学们分析的真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把歌曲唱好吧。 四、练习歌曲

(一)分组演唱歌曲

分男女生,各一段 五、课后延伸

师:大家的表演很精彩,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摇篮曲》,知道摇篮曲具有轻柔舒缓、宁静优美、动荡摇晃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摇篮曲,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三首摇篮曲的音乐片段。(课件4)先来听听女声独唱东北民歌《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我们再来听听由管弦乐队演奏,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摇篮曲》。 生:听赏。

师:这么多的摇篮曲都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那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对你最亲爱的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1)(2)(3)(4)……

师评价:说得多好呀!如果我是你妈妈一定会被你感动的。你真是个关心妈妈的好孩子。你妈妈一定会为你自豪的…… 六、小结

师:是的,我们的妈妈真伟大,为了我们能够幸福的成长,她们可以无私的奉献自己。当你夜晚熟睡时,是妈妈为你盖好了踢开的棉被;当你发烧生病时,是妈妈彻夜未眠的守护着你。妈妈把爱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怀着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孩子们努力吧!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友谊的回声》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 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 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用甜美的声音去演唱乐曲。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 学会“F”“P”强弱记号, 并能自信的,自如的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4、通过学唱《友谊的回声》,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友谊并建立美好的友谊。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乐曲。

2、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教学难点:

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很强” “很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播放视频,导入课题

1、师: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 我播放一段视频,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现象? (视频 回声)

2、师: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一种自然现象, 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 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时, 声音就会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回声和我们的发出的声音相比, 有什么不同呢?(强、 弱)

在音乐中声音的大小, 我们一般称为“强” “弱”

设计意图:教师简单介绍一下回声,使学生对回声有所了解,并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回声的特点,对学习新歌中的难点部分起着一个铺垫作用。

3、师: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回声” 怎样? 老师是发声源, 你们来表现回声。

但是你们的人数很多, 谁能告诉老师怎样表现出回声?

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 那我们为回声加上旋律怎样?(听旋律) 师钢琴演奏, 生跟琴模唱。(教材中强弱对比的一段旋律)

4、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 尤其是加入旋律后, 声音就更动听了。

刚才我们做的小游戏中, 老师发出的强的音, 在音乐中用 F 表示, 那回声用 P表示。

师讲解:

“f” 表示强, “p” 表示弱。

引申: 老师给他们各添上个朋友

“f f” 表示极强, “p p” 表示极弱。 二、聆听歌曲 1、初听音乐

刚才同学们演唱将回声表现的惟妙惟肖,就像的真的一样,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关于

回声的歌曲《友谊的回声》,思考这首乐曲名为什么叫《友谊的回声》?

面对山谷, 我们发出怎样的喊声, 山谷就会传给你怎样的声音, 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 你对别人付出了怎样的真心, 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也就是友谊的回声。

2、复听音乐

3、乐曲中哪部分旋律是来模仿回声的效果的?

噢 噢 噢 噢

4、我们一起来哼唱一下,注意强弱。 5、再次聆听时,学生小声跟唱。

设计意图:把教学难点前置,进行重点强调,减学生后面的学习困难,使学生不感觉吃力。

三、学唱歌曲

1、随老师琴声歌唱旋律,纠错,师范唱。 2、 师:同学们这首乐曲分为两部分, 其中第二段有两处旋律和第一段的旋律不一样?(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说)

第一段

向 着大 深 林, 向 着高 山 岭。 第二段

向 着 天 的那 一边,向着 海 的那 一 岸。 3、师范唱。

4、跟唱全曲旋律,注意强弱的对比。

5、下面我一起跟着乐曲演唱一遍,检验自己受否真正学会? (跟范唱) 四、表演歌曲

1、乐曲中说到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这样美妙的声音呢?

生:

2、学生分成两组,表现回声。

3、师:注意,结束句上面标有“渐慢” 两个字, 我们的声音还应渐渐慢下来直到结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友谊的回声》,明白了回声这么美的声音只有在山谷、大森林、大海等地方产生,我们发出声音才能产生“回声” , 让我们记住美妙的回声,记住深厚的友谊。

教学反思:

《羊肠小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羊肠小道》主题音乐,让学生掌握骑驴主题、风光主题的旋律、风格及表现形式,从而更好的把握此作品的精髓,激发喜爱管弦乐作品的热情。

2、通过探究性的提问及体验,探索管弦乐器所刻画的人、动物、风光、危险经历等形象及情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了解各管弦乐器的表现力。

3、通过合理的设计及安排,让学生在掌握主题音乐的同时,了解《羊肠小道》整个作品的结构及内容,并拓展《大峡谷组曲》其它作品,培养学生终生学生的意识。 教学重点:熟悉乐曲的两个主题,并试着哼唱与表现。 教学难点:用听、模、演、创等音乐活动表达不同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聆听《羊肠小道》的动物协奏版。 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的科罗拉多的大峡谷吗?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它全长呀有349公里,深1800米.在不同时间的日光照射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不同的色彩。今天让我们从图片中去感受大峡谷的无穷魅力吧。

2、简介大峡谷。播放图片.背景音乐(主题2)简介(陡峭山崖\\怪石嶙峋\\溪流湍急\\羊肠小道)

师:瞧,大峡谷有着令人心惊的陡峭山崖,五色斑斓的嶙峋怪石,谷底有着一条条汹涌奔腾的急流,还有一条条的羊肠小道呢!

3、欣赏引子部分。

(1)提问:同学们,那什么是羊肠小道呢?

师总结:像羊的肠子一样弯弯曲曲的、很窄很细的小路。

(2)提问:在这样的羊肠小道上旅行,会是怎样的滋味呢?有一位旅行者他叫格罗菲,他将带着他心爱的坐骑去大峡谷旅行,我们先来听听他心爱的坐骑是什么动物呢?(剪切引子,突出驴叫声)

(3)师:为什么是驴呢?(叫声像驴) 师:什么乐器这么形象的表现驴叫声。(小提琴)

师总结:是啊,小提琴演奏者用娴熟的技巧非常形象的模仿了驴叫声,从而刻画了驴的形象。

4、欣赏第一部分。 ㈠主题1的欣赏 A主题1旋律部分

(1)师:旅行开始了,听,旅行者骑在驴背上,他的心情怎样?(生:轻松、高兴) (2)师总结:是啊!旅行者骑在驴背上是那样轻松、惬意,那么悠闲自得。嘴里还哼着小曲呢。他是这样唱的。

(3)出示主题1图谱,教师指图并范唱小音符。 (4)学生跟琴练唱主题小音符。

(5)(并出示单簧管图片)先听一遍,再模仿唱

师:在这儿单簧管演奏出的爵士味更能让我们体会悠闲自得。让我们用DO模仿。

(6)律动并唱主题1.师:现在我们一起表现下骑驴者悠闲自得的动作,嘴时还哼着小曲呢。请第一组男孩子表演。 B主题1节奏部分

(1)师:旅行者这么休闲自得,毛驴肯定走得很轻松吧!我们仔细来听听毛驴的驴蹄声是怎样的?你也来模仿下好吗?

(2)师:刚才你用弹舌模仿得非常形象,让我们一起跟着做做。 ()请第二组男孩子来试试

(3)师:你们知道这里是用什么乐器模仿的吗?

(4)这里用椰子壳形象的模仿了驴平稳行走的形象。(出示实物椰子壳)

这段羊肠小道是平坦还是曲折的?(平坦的)

(5)师:羊肠小道会一直这么平坦吗?我们听听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仔细听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 C颠簸部分

(1)师:听音乐之前,老师给两组男孩子一个任务,当你们听到骑驴音乐和驴蹄声时,请你们分别表现出来。

(2)师: 发生了什么事?驴蹄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上坡还是下坡?

(3)师总结:遇到非常陡峭的坡路,一直往下冲。如果你是驴,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么叫?

(4)模仿驴叫声。选择一个孩子进行表现。 D主题1的完整表现。

师:让我们一起完整表现一下毛驴主题。(分工) ㈡主题2的欣赏

(1)提问:老师告诉你们个秘密,格罗菲去过大峡谷很多次,既然大峡谷这么险峻,他又为什么要去多次呢?他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感受下。 生:景色。

(2)师:这里是什么乐器描绘了如此壮美的景色。

(出示圆号)师总结,圆号作为交响曲之王,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在这儿运用柔润饱满的声音表现了大峡谷的壮美。

(3)师:当你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时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生:哇,好美啊! (4)师:格罗菲是这样赞美的。(出示流动线条)

(5)师指导学生唱小音符。再画着线条唱一唱。非常投入的唱一唱 (6)师:请女孩子们有感情的唱一唱 ㈢主题1、2结合部欣赏

(1)师:大峡谷的美景真让人流连忘返,那格罗菲接下来又在做什么呢(生答边走边看风景)

(2)为什么 (两个音乐都有) (3)师:那我们一起表现一次。

㈣完整聆听第一部分(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大峡谷时而平坦,时而崎岖,而那景色又美不胜收。让我们完整聆听第一部分,聆听时请思考两个问题。边听音乐边用手指表示主题顺序。 A 主题出现的顺序是怎样的?(填空) B途中危险的经历几次,哪一次最危险? (1)边欣赏边用手指表示。

(2)师:遇到了几次危险?哪一次最危险?生:三次,第三次最危险,最后一次的坡更长了,一直往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