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一(B)实验指导书(水质工程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7:58: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综合实验一(B) 实验指导书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心实验室

2013年7月

学生实验守则

水质工程学实验目的在于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验证增强动手能力、掌握操作技能、测量方法和培养分析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成果及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进行水质工程学实验必须遵守:

一、遵守上课时间,不得迟到及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课者必须及时请假并进行补课。

二、实验课前必须预习实验讲义中有关内容,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记录表格等。

三、进入实验室内必须严肃认真、不得喧哗。不得乱动其它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四、开始实验之前,要先对照实物了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弄清实验步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应互相配合,精心操作、细心观察、认真进行数据测量。

五、实验过程中应按照教师要求及时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认真整理,以便检验实验的正确性。

六、爱护仪器设备和其它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应查清责任,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视损失情况酌情赔偿。

七、实验完毕应报告指导教师,经许可后将仪器设备恢复原状后,方可离开实

验室。

八、实验报告应力求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成果正确。并写上同实验小组成员的名称,以便教师检验。如有不符合要求者,应重做。

目 录

实验一 混凝实验…………………………………………………1 实验二 自由沉淀实验……………………………………………7 实验三 实验四 过滤试验………………………………………………11 离子交换实验…………………………………………16

实验一 混凝实验

分散在水中的胶体颗粒带有负电荷,同时在布朗运动及表面水化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不能依靠其自身的重力而发生自然下沉,而向这种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电性中和或吸附架桥作用,而使胶粒脱稳,颗粒相互凝聚在一起形成矾花。

混凝处理的效果不仅与混凝剂的投量有关,同时还与被处理水的PH、水温及处理过程中的水力条件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水和废水混凝处理中最佳混凝条件(投药量、PH及水力条件)的确定方法

2、加深对混凝机理的理解

3、了解混凝过程中凝聚和絮凝的作用及其表现特征 4、了解絮体的产生及其聚集增大的基本过程

5、深入理解不同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差别及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胶体颗粒带有一定的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斥力是胶体颗粒长期处于稳定的分散悬浮状态的主要原因,胶粒所带的电荷即电动电位称

?电位,?电位的高低决定了胶体颗粒之间斥力的大小及胶体颗粒的

稳定性程度,胶粒的?电位越高,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越高。

胶体颗粒的?电位通过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带电颗粒的电泳迁移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