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全县建制村合并、计划生育暨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9:08: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在全县建制村合并、计划生育暨全国“两会”期间信访

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建制村合并、计划生育暨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18年开春以来的第一个高规格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建制村合并、计划生育暨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三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等会,岚平同志将宣布建制村合并工作纪律,忠威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建制村合并工作

(一)深刻领会精神,在凝聚共识中强化担当。合乡并村,优化和调整乡镇区划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巩固基层政权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18年,我县已开展一次区划调整工作,将全县原有的12个区、2个区级镇、84个乡合并为26个乡镇。这项工作我们做得很扎实,符合省里要求,因此在这轮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中,我县不需要撤并乡镇,但建制村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加快推进建制村合并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要认真领会上级改革精神。省委、省政府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建制村合并工作高度重视,前年就将其列入全省重大改革事项,开展了系列调查研究。去年9月22日,省委、省政府成立乡镇区划调整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出台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要求全省合并建制村16000个以上,于18年6月底前完成任务,并要求换届选举在18年6月份以前完成。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会议,明确全市合并建制村不少于1292个,要求在6月25日前完成。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建制村合并工作的重要性,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完成省、市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

2.要深刻认识我县建制村实际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村数多而臃肿。全县只有110余万农村人口,但建制村数量达1143个,游家、白溪等乡镇的建制村数都超过了70个。二是村规模较小。全县1143个建制村,平均每村不

1 / 10

到1000人。其中1500人以下的村多达890个,1000人以下的多达521个,500人以下的有74个。三是村数分布不均匀。像人口稠密的桑梓、西河分别只有44个、51个,而人口差不多的圳上、白溪,却分别有71个、75个。我县村数多、规模小、分布不均的客观实际,造成了投入稀释、资源分散、管理效率低、行政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利于集聚集约发展,不利于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影响了现代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体系创新,阻碍了公共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妨碍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紧迫性,将其上升至到影响县域全局发展、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好。

3.要严格落实并村工作方案。并村工作方案是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紧密结合XXXX实际,紧扣当前时间节点出台的,于法有依,于理有据。18年10月份以来,并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民政、改革办、人大、政协、组织部、经管等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去年12月,又对全县乡镇开展了分类调研,召开了乡镇书记、村支书、村主任座谈会。在充分吸收镇村干部、基层群众的建议意见,综合考量人口、面积、建制村数量等因素,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的基础上,科学确定了463个村的合并数量及方案。这一合并数量,县委县政府是作了反复调研、论证和测算的,既符合上级要求,也对照了周边县市区的同类情况,更考虑了我县实际,是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经过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工作,也兼顾了各方关切,但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不击鼓奋进、不雷厉风行、不下大力气是不行的。各乡镇、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目标要求和安排部署上来,早调研、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确保建制村合并工作按期完成。

(二)准确把握原则,在统筹兼顾中推进改革。建制村合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省里制定了《关于开展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的意见》和《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方案》,市里出台了《关于推进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的意见》。县委常委会根据省市意见和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并村原则和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并村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做到并村又“并心”,绝不允许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把并村工作搞成心不和气不顺的“拉郎配”。 1.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各乡镇要按分配的并村任务,从历史沿革、风俗

2 / 10

习惯、自然条件、区域发展、群众意愿等因素出发,科学确定建制村规模。重点是合并1000人左右、面积不大、人口居住集中的建制村;500人以下的建制村必须合并;非城区乡镇面积低于1.5平方公里的建制村必须合并。原则上要求成建制合并,但也可以根据山系、水系、交通条件等特殊情况,在有利于乡镇加强社会管理,有利于方便群众办事的前提下,进行拆分合并。

2.坚持整合资源、促进发展。坚持以大并小、以强并弱,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原则上要合并,经济实力弱、长期无集体收入来源的村也要重点合并。要通过建制村的合并,实现优势互补、实力增强、发展更快、班子更优。要优化建制村布局,参照城镇建设标准,在全县合并出一批人口3000人以上的中心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

3.坚持依法有序、公平公正。建制村合并要严格遵守区划调整、国土、农林、村民自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依规、依程序办事。重点是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内的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不变,依法形成的经济关系不变;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尊重群众意愿;严格风险防范,维护大局稳定。 4.坚持科学合理、方便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标,合理选择村委会驻地、村名、公共服务设施。并村后村委会驻地,应选择现已成为或将来可发展成为本区域内经济、文化中心的核心位置。新村命名尽可能选择原有的建制村村名,进入国家宜居村庄、历史文化名村等名录的建制村不改名。要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保留或整合学校、卫生室、村级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公路、农网改造等在建项目要照常推进,以后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要统筹安排。要推进村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探索普通党员设岗定责制,建立村(社区)干部轮班值守制、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切实提升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

5.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把建制村合并作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统筹推进。重点将并村工作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壮大中心村结合起来;与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与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机制、激发农村改革活力结合起来。县委、县政府就建制村合并工作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处置办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让合并后的建制村在拓展区域空间、优化资源配置、释放发展活力、提升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

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