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五七八年制《牙体牙髓病学》期中摸底测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8:54: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0级五七八年制《牙体牙髓病学》期中摸底测试

姓名 学号 组别

一. 名词解释(5分×6)

1. Smear layer

2. Incidence rate

3. Pulpodentinal complex

4. Axial wall

5. Undermining caries

6. Indirect pulp capping

二. 单项选择题(1分×22)1. 患龋率最低的是 ( )

A. 上颌磨牙 B. 上颌前磨牙

2. 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是 ( )

A. 变异链球菌 B. 血链球菌

3. 口腔中的主要致龋菌为 ( )

A. 血链球菌 B. 变异链球菌

C. 上颌前牙 C. 轻链球菌 C. 乳杆菌 1

D. 下颌前磨牙D. 乳杆菌 D. 放线菌 E. 下颌前牙 E. 放线菌 E. 轻链球菌

4. 龋病最为好发的部位为( )

A. 牙颈部 B. 颊面 C. 咬合面 D. 舌面 E. 邻面

5. 关于乳铁蛋白(LF)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由中性白细胞、浆液性腺上皮细胞、胃和十二指肠的上皮细胞产生 B. 是一种与铁结合的糖蛋白

C. LF可竞争性结合铁而对需铁微生物发挥作用 D. LF只发挥抑菌作用 E. 多种微生物对LF敏感

6. 人类唾液中变异链球菌可检测出的浓度平均为 ( )

A. 10 3 CFU/ml B. 10 7CFU/ml C. 10 5CFU/ml D.10 6CFU/ml E. 10 4 CFU/ml

7. 按龋病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的是哪项 ( )

A.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B. 根面龋 C.线形釉质龋

D. 猛性龋 E. 潜行性龋

9. 中龋的临床表现为( ) A. 受外界的物理化学刺激无明显反应

B. 龋洞形成, 酸甜冷热刺激痛, 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C. 龋洞形成, 冷热刺激痛、自发痛 D. 龋洞形成, 冷热刺激痛、放射痛 E. 龋洞形成, 食物嵌塞痛、夜间痛

10. 患者,男性,20岁。因左侧上颌后牙遇甜食物不适就诊。检查:26颊沟龋洞,中等深,

探软,稍敏感,冷刺激进洞后稍敏感,冷热试验与对照牙相同。该患牙诊断可能为 ( ) A. 浅龋 B. 中龋 C. 深龋 D. 牙髓充血 E. 慢性牙髓炎 11. 急性龋又称作 ( )

A.继发龋 B.湿性龋 C.干性龋 D.隐匿性龋 E.静止龋

12.窝沟龋的特点为 ( )

A. 从窝沟基底部开始 B. 在窝沟侧壁产生损害,最后扩散至基底 C. 龋损平行于秞牙本质界发展 D. 窝沟龋早期在釉质表面即有明显破坏 E. 龋损垂直于釉牙本质界发展

13. 左上颌第二恒磨牙邻面龋损破坏越过边缘嵴至牙合 面窝沟是( )

A. I类洞 B.Ⅱ类洞 C. Ⅲ类洞 D. Ⅳ类洞 E.V类洞

14. 左下第一磨牙远中邻面颈1/3龋损制备的洞型为( )

A. I类洞 B. Ⅱ类洞 C. Ⅲ类洞 D. Ⅳ类洞 E.V类洞

2

15. 右上侧切牙腭面窝龋坏制备的洞型是( )

A. I类洞 B. Ⅱ类洞 C. Ⅲ类洞 D. Ⅳ类洞 E.V类洞

16. 上颌第一磨牙Ⅱ类洞制备时,鸠尾峡宽度正确的是( ) A.颊舌牙尖间距的l/4 B.颊舌牙尖间距的1/4~1/3 C.颊舌牙尖问距的l/3~l/2 D.颊舌牙尖间距的l/2~2/3 E.颊舌牙尖问距的2/3~3/4

17. V类洞必要时可在何处做倒凹以增加固位( ) A.洞壁与轴壁相交的线角 B.近中轴线角

C.远中轴线角 D.牙合轴线角和龈轴线角 E.洞壁任何部位

18. Ⅲ类洞制备时( )

A.必须做鸠尾 B.无须做鸠尾

C.在舌侧(腭侧)做相应的鸠尾 D.往颊侧设计相应鸠尾 E.根据龋损的部位、范围及邻牙情况选择制备鸠尾

19. 中层龋和深龋用银汞合金充填时需用单层或双层垫底是因为银汞合金有( ) A. 可塑性 B. 传导性 C. 成球性 D. 膨胀性 E. 变色性

20. 老年人口腔中唾液分泌减少,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根面龋和非龋性颈部缺损的发生率

增加,在此情况下,首选的充填材料是( )

A. 复合体 B. 复合树脂 C. 银汞 D. 玻璃离子体 E. 银离子

21. 树脂充填修复过程中,填充时必须遵循分层充填和分层固化的原则,第一层充填厚度应

控制在( ),光照固化( )

A .1mm, 10~20秒 B. 1 .5mm, 20~50秒 C. 2mm, 10~30秒

D.2mm, 20~40秒 E. lmm, 20~40秒 22. 1992年,Kanca等发现亲水性预处理剂在表面湿润的牙本质获得的粘结强度明显高于表面干燥的牙本质的粘结强度,提出的概念是( )

A. 全酸蚀 B. 微拉伸粘结强度 C. 自酸蚀 D. 牙本质湿粘结 E. 混合层

三. 简答题 (7分×4)

1. The functions of acquired pellicl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