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练习试题[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9:22: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刑法学练习试题

一、填空题

1、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 )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3、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以是否为各种犯罪必备的要件为标准,可以 分为( )要件和( )要件两种。

4、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 )。

5、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 )的危险, 不得已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6、教唆( )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7、( )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 ( )是贪污罪。

9、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二、判断题

1、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情节的,才构成非法拘禁罪。( )

2、妇女不可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 )

3、任何犯罪必然给犯罪对象造成一定损害。( )

4、连续犯不能以数罪论,是因为主观上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 ( )

5、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过失危害行为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

6、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某甲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房屋,其行为虽构成犯 罪,但不能对他判处刑罚。( )

7、对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假释。( )

8、王某与李某有仇。一日,王某趁李某不注意,将一包砒霜投入李的水杯 内。李饮后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了投毒罪。( )

9、刑罚适用的对象主要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 )

10、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 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

三、单项选择题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 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 A、三分之二 B、二分一 C、四分之三 D、四分之一

2、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悔罪

3、数次贪污构成犯罪的是( ) A、继续犯 B、连续犯 C、想象竟合犯 D、牵连犯

4、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 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 )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单独构成犯罪

5、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 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 A、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6、下列犯罪中,__________的犯罪对象是该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投毒罪 C、盗窃罪

D、破坏集体生产罪

7、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 ) A、引火物接触被烧财物 B、着手点燃被烧财物

C、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 D、已烧毁财物

8、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 ) 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B、犯罪原因与犯罪行为之间的联系 C、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 D、犯罪行为与犯罪对象之间的联系

9、副乡长李某见其妻与邻居王某扭打一起,遂将王某拖回王的娘家,王某 骂李是流氓。数日后,王某与其弟弟一块到公安局控告李某利用副乡长职 权强奸她。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王某与其弟的控告纯属虚构。王某与其弟 的行为构成( )

A、伪证罪 B、报复陷害罪 C、诬告陷害罪 D、诽谤

10、伪证罪的主体是( ) A、国家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任何公民

D、特定案件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四、多项选择题

1、包庇罪与伪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的时间不同 C、犯罪的内容不同

D、犯罪所庇护的对象不同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 A、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B、犯罪是危害国家工作人员利益的行为 C、犯罪是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D、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

3、我国刑法规定,法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有( ) A、未遂犯 B、从犯

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教唆犯 D、中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