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9:21: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辨识标准

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

《安全评价》第三版中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

任何物质都具有相应的能量,物质和能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物质、能量在外力条件或自身变化且失去控制造成一定的危险或伤害时才可以称为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 导致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三个方面多数说法比较笼统,例如: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冒进信号;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杂乱;来自相关方风险管理的缺陷等。 相对与物质和能量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外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既有可能是外部条件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其自身的变化引起的;管理的主角是我们人类自身,所以也应

归结为外部条件。

外在条件很多,除了上面说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之外,恶劣的自然条件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地震、台风、洪水、雷击、温度、湿度、雾、冰雹、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等。企业在建设初期一般都会对本地的自然条件作一定的调查和了解,但是现在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的加大,最终引发台风、洪水等导致事故的发生,2007年5月份我国因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和风雹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117人,失踪18人,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人民币。所以,人类不应该对自然灾害掉以轻心。

所以说,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应该是物质、能量在外部条件或自身变化的情况下,失去控制造成伤害或事故的综合作用。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每个标准的具体分类情况详见表1。

分类标准 类别 具体分类 ⑴设备、设施缺陷 ⑵防护缺陷⑶电危害⑷噪声危害⑸振动危害⑹电磁辐射⑺运动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物危害⑻明火⑼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⑽能够造成冻伤的高温物体⑾粉尘与气溶胶⑿作业环境不良⒀信号缺陷⒁标志缺陷⒂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6与代码》类 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 ⑴易燃易爆性物质⑵自燃性物质⑶有毒物质⑷腐蚀性物质⑸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 ⑴致病微生物⑵传杂病媒介物⑶致害动物⑷致害植物⑸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⑴负荷超限 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 GB/T13861-92) 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的负荷超限⑵健康状况异常 指伤、病期⑶从事禁忌作业⑷心理异常⑸辨识功能缺陷⑹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⑴指挥错误⑵操作错误⑶监护失误⑷其他错误⑸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⑴作业空间⑵工具不合适 ?物体打击 ?灼烫 ?瓦斯爆炸?车辆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20类 火灾 ?火药爆炸?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锅炉爆炸?起重伤害 ?坍塌 ?容器爆炸?触电 ?冒顶片帮 ?其他爆炸?淹溺 ?透水 ?中毒和窒息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 7类 理办法的规定》 ①生产性粉尘 ②毒物 ③噪声与振动 ④高温 ⑤低温 ⑥辐射 ⑦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