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习题(答案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酶 : 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2、酶工程: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它是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技术,是将酶学理论与化工技术、微生物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是借助工程学手段利用酶或细胞、细胞器的特定功能提供产品的一门科学 3、核酸类酶: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核糖核酸分子。它可以催化本身RNA剪切或剪接作用,还可以催化其他RNA,DNA多糖,酯类等分子进行反应 4、蛋白类酶 : 为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它只能催化其他分子进行反应。

5、酶的生产:是指通过人工操作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培养产酶,酶提取和分离纯化等

6、酶的改性是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的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等

7、酶的应用 :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物质或者不良物质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反应器的选择和设计以及酶在各领域的应用等。

8、酶的专一性:又称为特异性,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对底物的选择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进行某种类型反应的特性。亦即酶只能催化某一类或某一种化学反应。

9、酶的转换数:酶的转换数Kp。又称为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

转化的分子数

二、填空题

1、根据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的不同,酶可以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两大类。

2、核酸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蛋白类酶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分子内催化作用的核酸类酶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酶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_______________的量度指标,酶的转换数的主要组分是________________的度量指标。

5、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最大反应速度Vm__________________,米氏常数Km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酶工程是( )的技术过程。

A、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 B、通过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获得所需酶 C、酶的生产与应用

D、酶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2、核酸类酶是( )。

A、催化RNA进行水解反应的一类酶 B、催化RNA进行剪接反应的一类酶

1

C、由RNA组成的一类酶

D、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为RNA的一类酶 3、RNA剪切酶是( )。

A、催化其他RNA分子进行反应的酶

B、催化其他RNA分子进行剪切反应的R酶 C、催化本身RNA分子进行剪切反应的R酶 D、催化本身RNA分子进行剪接反应的R酶

4、酶的改性是指通过各种方法( )的技术过程。 A、改进酶的催化特性 B、改变酶的催化特性 C、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D、提高酶的稳定性 5、酶的转换数是指( )。

A、酶催化底物转化成产物的数量

B、每个酶分子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C、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分子数 D、每摩尔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摩尔数 四、判断题

( )1、相同的酶在不同的pH条件下进行测定时,酶活力不同。

( )2、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最大反应速度Vm不变,米氏常数Km 增大。 ( )3、催化两个化合物缩成一个化合物的酶称为合成酶。

( )4、RNA剪切酶是催化RNA分子进行剪切反应的核酸类酶。 ( )5、水解酶在水溶液中不能催化其逆反应。 五、简答题

1、何谓酶工程,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试述酶活力测定的基本步骤。 3、简述影响酶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蛋白类酶,核酸类酶。 2、蛋白质,核糖核酸。

3、自我剪切酶,自我剪接酶。 4、酶量,酶纯度,酶催化效率。 5、减小,不变。 二、 选择题

1、C 2、D 3、B 4、A 5、C 四、判断题 1、(X) 2、(√ ) 3、(X) 4、(X) 5、(√ ) 五、简答题

1、答:酶的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细胞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酶分子修饰,酶、细胞、原生质体固定化、酶定向进化、酶反应器和酶的应用等。

2、答:酶活力测定通常包括两个阶段。首先在一定条件下,酶与底物反应一段时间,然后再测定反应液中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一般经过如下几个步骤:

2

(1)根据酶催化的专一性,选择适宜的底物,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底物溶液。。 (2)根据酶的动力学性质,确定酶催化反应的温度、pH、底物浓度、激活剂浓度等反应条件。温度可以选择在室温(25℃)、体温(37℃)、酶反应最适温度或其他选用的温度;pH应是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底物浓度应大于5Km等。 (3)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均匀,适时记下反应开始的时间。

(4)反应到一定的时间,取出适量的反应液,运用各种生化检测技术,测定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减少量。

3、答: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底物浓度、酶浓度、温度、pH、激活剂浓度、抑制剂浓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底物浓度:在底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酶催化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反应速度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反应速度的上升不再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而是逐步趋向平衡。

(2)酶浓度:在底物浓度足够高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 (3)温度的影响:每一种酶的催化反应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酶才能进行催化反应;在最高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

(4)pH的影响:酶的催化作用与反应液的pH有很大关系。每一种酶都有各自的适宜pH范围和最适pH。只有在适宜pH范围内,酶才能显示其催化活性在最适pH条件下,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

(5)抑制剂的影响:在抑制剂的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甚至丧失,从而影响酶的催化功能。抑制剂有可逆性抑制剂和不可逆性抑制剂之分。不可逆性抑制剂与酶分子结合后,抑制剂难以除去,酶活性难以恢复。可逆性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的,只要将抑制剂除去,酶活性即可恢复。

(6)激活剂的影响:在激活剂的影响下,酶的催化活性提高或者由无性得酶原生成有催化活性的酶。

第二章 微生物发酵产酶

一、 名词解释

1、酶的发酵生产 :经过预先设计,通过人工操作,利用为生物的生命活动获得所需酶的技术过程

2、转录 :是在 DNA的指导下的RNA聚合酶的催化下,按照硷基配对的原则,以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一条与模板DNA互补的RNA 的过程

3、翻译 :以mRNA为模板,以各种氨基酸为底物,在核糖体蛋白体上通过各种tRNA,酶和辅助因子的作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4、酶的诱导:加入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或加速进行的现象。

5、酶的反馈阻遏:是指酶催化反应的产物或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使该酶的生物合成收到阻遏。 6、分解代谢物阻遏 :

7、发酵动力学:主要研究在发酵过程中细胞生长速度,产物形成速度、基质消耗速度以及环境因素对速度的影响;在酶的发酵生产中,研究酶发酵动力学对于了解酶生物合成模式;发酵条件的优化控制,提高酶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