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6《蒲柳人家》学案(1)(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5 14:17: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蒲柳人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学习小说运用精彩的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塑造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概括欣赏人物形象。

4、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体会本文独特的语言,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二、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2.把握人物性格,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学习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四、学习方法:

1.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同学们可以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背诵,使自己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 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时,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讨交流,共同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反馈

1、通过预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把它们写在下面。

2、对于本课的预习,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只有用心读书,勤于思考,才能真正读懂一篇文章,请看下面的内容,你读懂了吗?

1、文章主要写了几个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认为主人公是谁?断定的理由?

2、文章围绕着这些人,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情节?喜欢的理由呢?

三、精读课文,合作研讨

1、自主交流有关作者与作品的知识。

2、每组一人到黑板书写本课生字词(每组同号学生),每组一人背诵本课词语意思(形式抢答)。

3、每组二人分别交流对课文内容初探结果(人选待定)。 小组合作探究:

1、探究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1)请同学们回顾小说《孔乙己》一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写作特色,并思考本文是如何塑造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你觉得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 A、一丈青大娘: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B、何大学问:

描写方法: 人物形象:

2、精彩语段赏析:

1)第一部分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分析一下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一丈青大娘的性格的?

2)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内容,然后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参加小组朗读竞赛。

四、回读课文,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为单位交流摘抄赏析的语句或语段,互相评价并补充,择优班上交流,或是集体组织更完善的赏析班上交流。学生展示语言品析成果

2、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例句展示:1)天热的句子: 2)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的句子: 3、妙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凸显人物。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的泼辣: 2)何满子的顽劣: 3)老秀才的严肃: 4)何大学问的胡茬:

4、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例句展示:1)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2)何大学问的外号及外貌: 五、内引外联,拓宽视野

你如何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请结合本文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民俗单元)相衔接,以及一些社会现象来理解阐述。 六、布置作业

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

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资料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