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17-2018学年高三9月适应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3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7-2018学年

1.下列结构或物质中都不含糖类的一组是

A.细胞膜和RNA B.中心体和促性腺激素 C.细胞壁和染色体 D.线粒体和ADP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外表面有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糖蛋白,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A项错误;中心体是由结构蛋白组成,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项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中含有脱氧核糖,C项错误;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ADP中的“A”是由腺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人和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密切关系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比一般酶稳定性强 C.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合成ATP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和ATP可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内环境的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其稳定性比一般酶强,B项正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释放的能量都有一部分用于ATP的合成,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合成少量的ATP,C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用于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而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工程、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 某同学研究了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如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Ⅰ-1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 C.Ⅱ-5不可能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D.甲、乙两种病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系谱图显示:Ⅰ-3和Ⅰ-4均正常,他们的女儿Ⅱ-8为乙病患者,他们的儿子Ⅱ-9为甲病患者,据此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甲、乙两病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可进一步推知: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若与乙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与甲病相关的基因用B、b表示,综上分析可推知,Ⅱ-6的基因型为aaXY,进而推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XX和AaXY,Ⅱ-5的基因型为AAXX或AaXX,因此Ⅰ-1能产生四种基因型的卵细胞:AX、AX、aX、aX,Ⅱ-5可能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B项正确,C项错误;控制甲、乙两种病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B.翻译过程中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D.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代表一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翻译不需要,A项错误;翻译过程中的核糖体与mRNA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B项正确;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断裂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C项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代表一个基因,如DNA碱基的改变发生在基因与基因之间的不具有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上,则此种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与基因突变、基因的表达、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埃博拉病毒( EBOV)是一种只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病毒,该病毒由RNA和衣壳蛋白质等组成,呈长丝状;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临床研究表明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的血清在治疗疾病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下列有关埃博拉

Bb

B

b

B

b

b

Bb

b

Bb

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的衣壳蛋白质体现了抗原性,能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

B.由于埃博拉病毒为烈性病毒,故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血清中缺乏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C.埃博拉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将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病毒核酸检测可运用分子杂交技术,其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埃博拉病毒的衣壳蛋白质具有抗原性,能够被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A项正确;埃博拉病毒为烈性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所以埃博拉出血热康复者血清中含有埃博拉病毒的抗体,B项错误;埃博拉病毒作为抗原侵入人体,将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项正确;病毒核酸检测可运用分子杂交技术,即让病毒核酸与相应的“探针”进行杂交,互补的碱基间会出现杂交带,该技术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核酸的检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乙烯利处理凤梨促进果实成熟 B.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幼苗促进细胞分裂 C.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诱导α-淀粉酶产生 D.用萘乙酸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多倍体西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乙烯利能够释放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因此用乙烯利处理凤梨可促进果实成熟,A项正确;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B项正确;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C项正确;萘乙酸为生长素类似物,不能诱发染色体变异,因此用萘乙酸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不能得到多倍体西瓜,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9. (11分)植物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的条件下气孔是关闭的,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常见的C3植物有菠菜、水稻、小麦等,常见的C4植物有玉米、甘蔗等。下图是两种植物利用CO2的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