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8:16: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 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 刑法总论 适用对象:2018级法学专业 试卷命题人_ _张艳青__ 试卷审核人__万灵娟_____
【请注意:将各题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5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6——10多项选择,每个2分,共15分) 1、我国第一部刑法实施时间是( ) A、1997年3月 B、1997年10月 C、1979年10月 D、1980年1月
2、犯罪行为最基本的特征是( )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惩罚性
D、行为人具有可罚性
3、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是( ) A、虐待罪 B、遗弃罪 C、盗窃罪 D、伪证罪
4、黄某看到仇人李某在跑,便开枪将李某击毙。而此时李某正在持枪追杀陈某,但黄某并不知道是这个情况。黄某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 B、正当防卫 C、故意犯罪 D、假想防卫
5、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 6、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
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7、处断的一罪包括( )。 A、继续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吸收犯
8、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 A、定罪免刑方式 B、定罪判刑方式 C、特殊处理方式 D、刑事责任的消灭
9、下列关于刑期起算的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 A、管制、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B、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C、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D、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10、下列各种情形,哪些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 A、付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的侮辱行为提出控告
B、连某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自己被强奸,但因连某精神上极度惊恐,说话语无伦次,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没有给予立案
C、蒋某在得知其同案犯薛某被公安机关逮捕以后,连夜赶往外地藏匿 D、谈某在方某诉其侵占案由人民法院受理以后,离家杳无音信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单行刑法 2、犯罪客体 3、真正身份犯 4.管制
5、过于自信的过失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及体现。 2.简述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 3.简述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4.简述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制度。 5、试论减刑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李明(1985年1月8日出生)和孙洪斌(1973年8月出生,后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5年刑满释放),李明从朋友处借了一把猎枪,1999年1月8号晚10时许,两人共同持枪出去打狗,但没有打到,于是两人窜到村民张立东家偷鸡,孙进屋盗窃,李持猎枪在门外望风,孙刚偷了2只鸡,正在离开时,被张发现,张正要抓他们,李往门口开了一枪,正中门框,于是孙趁机逃走。张发现地上有一丢失的枪托,于是在门旁守候,后来李与孙发
现枪托丢失,担心无法归还,于是决定回去寻找,刚走到张门口,张刚一起身,李就向张开了一枪,正中头部,张因而死亡。 案例分析;
(1)李与孙是否构成犯罪?
(2)如果构成犯罪,应当如何量刑(只答量刑原则,不答具体刑期)?
2、王某因犯数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0年,服刑13年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的第6年,王某盗窃一辆汽车而未被发现。假释考验期满后的第4年,王某因抢劫罪而被逮捕,交代了自己在假释考验期内盗窃汽车的行为。 问题:
(1)对王某是否还要撤销假释?为什么?
(2)对王某假释考验期内的盗窃罪应当如何处理?
(3)对王某假释考验期满后的抢劫罪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4)对王某最后的刑罚应当如何确定?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 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 刑法总论 适用对象:2018级法学专业 试卷命题人_ _张艳青__ 试卷审核人__万灵娟_____
【请注意:将各题题号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1——5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6——10多项选择,每个2分共15分) 1、我国1997年刑法典一共有条文( ) A、384条 B、452条 C、412条 D、502条
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 A、消极行为 B、禁止行为 C、积极行为
D、负有特定法律义务能为而不为的行为
3、甲为擅自设立金融机构而伪造公文、印章,甲的行为属于( ) A、想象竞合犯 B、数罪 C、牵连犯 D、吸收犯
4、、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 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驰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 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 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药起作用之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5、甲醉酒驾驶自己的汽车,超速行驶导致2名行人死亡。甲对此结果( )。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不负刑事责任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属于( )。
A、有权解释 B、立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7、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
A、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