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电子政务专有云平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14: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设电子政务专有云平台

作者:高志刚

来源:《经济》2014年第11期

政府采购社会云服务,逐渐成为潮流和时尚,但信息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分类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认真反思、慎重决策,切忌一哄而上。一味地排斥或者盲目地依赖云服务,走向两个极端,都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以云计算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需要首先站在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

建议将分散的投资和运维经费集中起来,投资建设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专有云,成为中央国家机关电子政务云计算的主要载体。专有云并不是对社会云资源的全面排斥,对于非敏感信息、非涉密信息仍然可以政府采购云服务。对是否构成敏感信息、涉密信息应当放在云计算、大数据的新技术背景下,有关部门重新分类提出界定依据,明确程序标准和监管主体,避免自我判断、自我裁量,以适应电子政务建设需求,跟上时代发展。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当前,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了电子政务发展环境与条件。云计算技术以其虚拟化、可扩展、可靠性等优势,在推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共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以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各级政府积极探索采用云计算来满足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需求

所谓云通俗地讲就是集中,云计算就是将分散计算、分散存储实现集中计算、集中存储。2013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对使用云计算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从顶层设计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总体规划。为了进一步推广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2013年9月,工信部确定北京市等18个省级地方和北京市海淀区等59个市(县、区)作为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

各地政府积极探索采用云计算来满足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需求。洛阳“智慧旅游平台”通过采购公共云服务来满足旺季的弹性需求,在每年的旅游旺季(4月-10月)“智慧旅游平台”系统访问量是其他时间访问量的3倍左右,该平台借助公共云平台的弹性资源服务实现按需租用,从而节省项目硬件采购成本。杭州“电子政务云”通过阿里云、华数集团、浙大网新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服务来建设私有云,用政务云打破委办局信息化系统各自独立建设为主的局面,解决投资浪费问题,逐步形成按需分配地向各委办局提供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的政务信息化的支撑模式。厦门市政府搭建以云计算为基础,承载公立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和健康云等相关应用的数据中心,建成全市统一规范、集约安全、开放服务的厦门健康医疗云计算平台。

为了推动云服务在政府和公共事业机构中的应用,在财政部、工信部、国管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支持和指导下,“数据中心联盟”开展了政府采购云服务所需的标准、采购指南的编写工作,目前已经在产业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主要文档的编写工作,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打下了基础。

中央国家机关云计算发展利用现状及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网站覆盖面不断提高,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政务外网覆盖率达到100%,各部门普遍开展了电子政务建设,主要部门核心业务电子政务覆盖率快速提升,电子政务应用已经跨过了起步阶段,但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复投资、网络分割、信息孤岛、运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仍很突出。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有的部门和单位先行先试,政府采购社会云服务,重复建设问题、信息孤岛问题、高耗能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原来局部的信息、孤立的信息迅速转变为全面的信息、整体的信息,这种海量信息便具有了很高的商业价值,成为高度敏感信息,普普通通的信息被集中之后甚至会成为国家秘密,如个别的中央单位的地址信息、人数信息、经费信息如被收集完整,就可能构成国家秘密。而近期发生的“苹果云”艳照门泄密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一丑闻虽然发生在民用领域,也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云计算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云计算供应商信誓旦旦的安全承诺突然变的苍白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少掌握着大量敏感信息或秘密信息的中央部门和单位,考虑到云计算的信息安全保障隐患问题,对云计算这一先进技术大体上有两种应对态度:有的排斥抵触,一如既往继续扩容机房,尚不能享受到云计算的种种优势,电子政务建设长期以来存在的种种问题得以延续;有的在积极搭建“私有云”,但仍然难脱重复建设的老路。

(未完待续,下期将为读者介绍相关对策建议,以及如何准确把握国管局的工作职责和职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