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19: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全文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直属(管)各单位、局机关各部门: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为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我局制定了《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6年11月30日

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医药信息化是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技术支撑,也是体现中医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全面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必然选择。根据《国

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国中医药规财发〔2016〕25号),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

“十二五”期间,在多方协同推进下,坚持应用驱动,强化顶层设计,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启动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初步建成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基本构建形成了国家、省两级中医药信息网络平台。中医药业务信息系统不断丰富,建立和完善了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网络、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监测直报系统、国家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国家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与技术服务系统。中医药政务信息化得到加强,政务管理和公开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医医疗信息化加快发展,组织实施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医医院信息化能力建设项目,开发应用了名老中医传承、中医古籍文献、中医辅助诊疗、中医慢病管理等一批中医药特色业务系统,5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70%的中医医院建立了门(急)诊挂号系统,75%的中医医院建立了住院管理系统,

“云中医”、“网络中医院”、“智慧中药房”等中医药信息新业态逐步兴起并得到推广。中医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医药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不断增加,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中医药信息化支撑条件明显改善,19所中医药高等院校设立了中医药信息学专业,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试点建设顺利完成,国家中医药信息标准研究与制定项目全面启动实施,初步构建与卫生信息标准相融合的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中医药信息化步入加快发展的轨道。

当前中医药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由于起步较晚,长期投入不足,中医药信息化基础设施总体薄弱,区域之间、中医药各个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与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医药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全行业以信息化驱动中医药现代化意识有待增强,中医药信息化统筹推进、建设和管理的力度不足。中医药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一些重点业务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惠民成效还不明显。中医药大数据建设和“互联网 ”发展相对缓慢,中医药网络和信息安全亟待加强。中医药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支撑中医药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机制需要加快完善。

“十三五”时期是中医药信息化实现“融入、整合、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医药信息化既要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积极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