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0:55: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
1. 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增加了Ca2+内流
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性差
5.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抑制凝血酶活性 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血浆激活物 B.组织激活物 C.纤溶酶 D.抗凝血酶 7.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8.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 呆小症 B. 巨人症 C. 侏儒症 D. 肢端肥大症 9.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心肌上部 B.0期去极化速度快 C.没有平台期
D.4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室性期前收缩时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很长
D.窦房结的一次节律兴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 12.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使心室肌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B.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
13.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舒张期长于收缩期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D.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14.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ECG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B.ECG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C.ECG与单个心肌细胞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区别 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ECG基本相同 15.脊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脊髓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
B. 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对其的控制作用 C. 脊髓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D. 突然切断的损伤刺激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16.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17.关于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与温度呈正变 B.与扩散距离呈反变
C.与气体分子量呈反变 D.与气体溶解度呈正变 18.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 A.温度降低时
B.有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C.发生在血液PH值降低时
D.发生在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 19.体力劳动或运动时,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肌肉 B.脑 C.皮肤 D.内脏 20.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 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2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 A. 人体细胞的功能
B.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E.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22.下列何种结构可主动主动重吸收钠,而水则随着被动重吸收? A.近端小管 B.髓襻降支 C.髓襻升支 D.远端小管 C.髓质收集管
23.毁损下丘脑视上核,尿浓缩和尿量将出现下列何种现象? A.尿稀释,尿量减少 B.尿浓缩,尿量增加 C.尿稀释,尿量增加 D.尿浓缩,尿量减少
24.影响人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 A. 雌激素和睾酮 B. 促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生长激素 E. 糖皮质激素
25. 切除肾上腺后,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种激素缺乏有关? A. 雄激素 B. 皮质酮 C. 睾酮 D. 雌激素 E. 皮质醇
26.激素传递的方式不包括 A. 血液运送 B. 经组织液扩散 C. 神经轴浆运输 D. 经腺体导管分泌 E. 自分泌
27.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
A.近点变近,远点变远 B.近点变远,远点变近 C.近点和远点都变近 D.近点和远点都变远 28.正常人眼在视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
A.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B. 晶状体变凸,瞳孔不变,视轴会聚 C.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不变 D. 晶状体不变,瞳孔缩小,视轴会聚 E.晶状体变凸,瞳孔扩大,视轴会聚
29.中枢活动的后放效应主要是由于神经元中存在着哪种联系方式? A 辐散式联系 B 聚合式联系 C 单突触联系 D 平行式联系 E 环状联系 30.胃液中内因子的作用为
A. 激活胃蛋白酶原 B. 参与胃粘膜屏障作用
C. 促进VitB12的吸收 D. 促进胃泌素的释放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兴奋性: 2.肾糖阈: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4.胆盐的肠肝循环: 5.用力肺活量: 6.心指数:
7.去大脑僵直: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是 ,关键物质是 ,此物质贮存于 。
2.帕金森氏病的主要表现为 ,产生是由于 系统功能过强,可通过应用 增加 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能来缓解症状。 3.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是 和 。
4.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小肠平滑肌特有的运动形式是 。 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 , , 。
6.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是指它们能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形式转变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相应的 。 四、问答题(共计25分)
1. 根据所学生理学知识,简要说明高热病人的物理降温措施及其原理。5分 2.试述吸入气CO2浓度为5%时,对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的影响及其机制。8分 3.试述渗透性利尿的原理,并举例说明。6分
4.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为什么不能骤然停药,而必须逐渐减量?6分
五、论述题(16分)
某同学,男,19岁,汉族。一次无偿献血时,抽血前,血站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血型化验、称体重等常规检查,体重70kg,A型血,近期无发热、感冒,行肝炎标志物、艾滋病、梅毒等项目检查,结果均合格,采血200ml。
问:1.输血应遵循哪些原则?
2.该同学如何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血压相对稳定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ACDCB BDCBD DDBDB DCAAD CACCE DCAEC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21分)
1.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2.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尿中不出现葡萄糖时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食物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一般在进食之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
4.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排入小肠后,达到回肠末端时,绝大部分被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
5. 用力肺活量:指最大吸气后用力作最快速度呼气,直至呼完为止。同时分别记录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正常人应分别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和99%。
6.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平方米)计算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7.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张亢进现象,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其主要表现为:动物头昂起,脊柱后挺,四肢坚硬如柱。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①三联体 ②Ca2+ ③纵管终池④肌运动减少,肌紧张增强,可伴有静止性震颤⑤乙酰胆碱递质⑥左旋多巴⑦-⑧血管升压、素催产素⑨蠕动⑩分节运动⑾~⒁双向性、相对不易疲劳、完整性、绝缘性⒂动作电位/神经冲动
四、问答题(共计25分)
1.结合你所学习的生理知识举例说明人类行为性体温调节方法和原理。5分
答:要点四个方面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分别从保温和降温两个方面举例。
2.试述吸入气CO2浓度为5%时,对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的影响及其机制。8分
答:血液中保持一定的CO2浓度是维持呼吸的必要条件。当吸入含一定浓度CO2的混合气,将使肺泡气PCO2升高,动脉血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通过肺通气量的增加可能增加CO2的清除,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还可维持于接近正常水平。CO2在呼吸调节中是经常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化学刺激,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但两条途径中前者是主要的。可见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2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动脉血PCO2只需升高
0.266kPa(2mmHg)就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出现通气加强反应,如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则需升高1.33kPa(10mmHg)。
当吸入气CO2浓度过高时,可出现CO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表现为呼吸抑制。
3.试述渗透性利尿的原理,并举例说明。6分
答:由于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而导致水重吸收障碍,尿量增多,这一现象称渗透性利尿。例如临床上注射甘露醇消除脑水肿,甘露醇可完全经肾小球滤过却不能被重吸收,因而提高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减少了水的重吸收,达到利尿目的。
4.临床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为什么不能骤然停药而必须逐渐减量?6分
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由于这些激素对腺垂体及下丘脑的强大抑制作用,ACTH的分
泌受到抑制,病人肾上腺皮质渐趋萎缩,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如果骤然停药,将引起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引起低血糖、低血钠及血压下降等严重情况,因此应逐渐减量,使病
人的肾上腺皮质能够逐渐恢复正常。
五、论述题(16分)
某同学,男,19岁,汉族。一次无偿献血时,抽血前,血站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血型化验、称体重等常规检查,体重70kg,A型血,近期无发热、感冒者,行肝炎标志物、艾滋病、梅毒等项目检查,结果均健康合格,采血400ml。
问:1.输血应遵循哪些原则?
2.该同学如何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血压相对稳定的?
答:一次献血400ml,占总血量10%以下, 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血压相对稳定。(1)血量减少,血压降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刺激减弱,通过窦、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弱引起心交感神经、缩血管神经兴奋,心迷走神经抑制,进而引起心脏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回升。(2)循环血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ADH等释放增多,作用于心血管,使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增加,对抗失血引起的血压下降。(3)血容量减少,肾缺血缺氧,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动增强,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使循环血量恢复。(4)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微循环毛细血管血压下降,组织液生成减少,回流增多,促进循环血量恢复,从而使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输血。无同型血时,可按下列原则:(1)O型输给A、B型,AB型可接受A、B、O型血。(2)必须少量(<400mL)、缓慢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给称为交叉配血主侧;而且要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如果主侧有凝集反应,则为配血不合,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起凝集反应,而侧有凝集反应,只能在应急情况下输血,只能少量缓地进行输血,并密切观察,如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