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导学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6:2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导学案

【目标导航】

1.通过对“诚信”主题的搜集、整理、探究,提升对诚信的认识,感悟“诚信”的博大情怀。

2.以文字、图片、表演、论辩等形式展示成果,发现自己身边及社会上诚信的人和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诚信”。

3.参与诚信的故事讲述、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学会诚信做人、做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自由分成学习小组,做好活动计划,分配小组成员活动任务,围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搜集关于诚信的资料,做好活动笔记,准备活动资料。

【新课导入】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而无信如同车轮子中心和边缘没有支撑一样,没法行走。诚信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由此可见,诚信非常重要,“人无信不立”。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吧。 【重点解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

德。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

1.引经据典话诚信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品行令人景仰。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汇总并整理搜集的资料,可将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将前者进一步划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也可将所有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研读整理后的资料,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环顾身边觅诚信 诚信不难找到,诚信就在你我身边。生活中常有这样一些人,就像刮蹭轿车的扬州中学生一样,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诚实待人,讲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找一两位这样的人,去访问一下,听听他们的故事,问问他们的经历与想法,并把他们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说出自己的感想。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事情,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假冒伪劣商品等。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3.班级演讲说诚信 围绕“诚信”的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先在小组内试讲,小组再推荐一篇写得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演讲出色的同学参加班级的演讲会。同学合作,共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推荐出来演讲的同学出谋划策。适时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事先做好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列出清单,大家分工完成。

【研讨练习】

题一:班内决定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其中的两个环节。

(1)【认识诚信】请写一个有关诚信的故事名字,并简单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说诚信】据报载:一出租车司机在救助一位被一辆货车(已逃逸)撞伤的老人时,先让老人写下证明(证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请你对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加以评论。(60字以内,要求观点鲜明,说理透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立木为信。商鞅变法时,为了树立威信,下令在城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重赏。最后终于有人站出来并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便依照诺言重赏了他。(2)示例:司机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当今社会诬陷好人的事情时有发生,司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或:司机的行为不正确,因为人要常存善念,司机在救助他人之前,不应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应以救人为先,急人之所急。)

题二: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我市某中学开展了“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生许涛通过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父,并郑重承诺3到5年内还款,几个月时间募集到55万元。时隔3年,曾经给许涛捐过款的曾鹏宇5月13日在微博发文表示,收到许涛汇过来的钱款——在原来捐款的基础上,还多出10%的利息。曾鹏宇翻看之前的微博才发现当年许涛说的是“借”而不是“要”。而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许涛现在每个月收入约5000元。

材料二:今年3月20日中午,徐小建开着轿车行至中梁山某处时,与一辆车发生擦挂。两车司机发生冲突,抓扯中,徐小建将对方司机唐宏推倒在地,唐宏不省人事。徐小建在老爸提醒下,立即将对方送到医院。后在交巡警协调下达成谅解协议,其父亲老徐按照协议,一次性偿付43万元,并称自己“教子无方”,要为自己和儿子的行为承担责任。

(1)材料一中的许涛感动了无数国人,点赞中也有人提出异议。有评论者这样说道:“月工资5000却要还50多万的债务,不吃不喝也要10年!而这十年,正是许涛人生的黄金时期,恋爱成家、追逐事业都需要金钱的支持。许涛如果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钱还清,他人生的黄金期估计会留下别样的遗憾。其实许涛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