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14:44: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锅炉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

大型电站锅炉的对流受热面是指对流换热为主的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直流锅炉的过渡区等,也包括辐射份额较大的屏式受热面。尽管这些受热面的结构布置、工质和烟气的参数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辐射传热所占的份额不同,但为了简化计算,均采用对流传热计算的规律,将辐射传热部分折算到对流传热,各个不同受热面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对流受热面的换热计算,不论是设计计算还是校核计算,都是利用对流传热方程和烟气侧与工质侧的热平衡方程,分别从对流传热和热平衡的角度来表达对流受热面的对流换热量。

对流受热面换热计算的基本方程

1.受热面的对流传热方程

Qd?K?tH, kJ/kg Bj式中Qd——以对流方式由烟气传递给受热面内工质的热量,以1kg燃料(固体、液体)或

1m3;燃料(气体)为基准;K——传热系数,W/(m2·℃);?t——传热温压,℃;H—

—参与对流换热的受热面面积,m2;Bj——锅炉计算燃料量,kg/s。

2.烟气侧热平衡方程

对各段受热面,烟气侧热平衡方程是基本相同的,为

0??h y?????hlkQd???h y?,kJ/kg

?、h\y——烟气在该受热面入口及出口式中 ?——保热系数,考虑散热损失的影响;hy0截面上的平均焓值,kJ/kg;hlk——对应于过量空气系数??1时,漏入该段受热面烟气侧

的冷空气焓值,kJ/kg;??——该段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3.工质侧热平衡方程

对于布置在不同位置、不同工质状态的受热面,工质吸热量的计算方法不同。 (1)布置在炉膛出口处的屏式过热器或对流过热器。

这一类受热面的工质总吸热量由两部分组成:屏间(或对流受热面)烟气的对流换热量和炉膛烟气的辐射换热量,所以,在计算屏(或对流受热面)的对流换热量时,应从工质吸收的热量中扣除该受热面接受的炉膛辐射热量,即

D?h\?h??Qd??Qf,kJ/kg

Bj式中 Qf——受热面吸收来自炉膛的辐射热量,kJ/kg;D——工质流量,kg/s;h\、h?——受热面出口及入口的工质焓值,kJ/kg。

来自炉膛烟气的辐射热量Q?f可能不会全部被屏式过热器吸收,将有一部分热量Q\f透射到屏后的其他受热面,另外屏间烟气的辐射热量也会投射到屏后的受热面上,用Q\P表示。 所以,屏式过热器及其后的对流过热器的工质吸收炉膛的辐射热量为

Qf?Qf??Q\f?Q\P

来自炉膛的烟气辐射热量是由炉膛传热计算确定的,即

??Qf????1q?F\1Bj

式中 F\1——炉膛出口烟窗面积,m2;?——考虑炉膛与屏相互辐射影响的修正系数;q?——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积的屏间热负荷;?1——沿炉膛高度面积热负荷的不均匀系数。

炉膛辐射透射到屏后受热面的热量按下式计算,即

Q\f?Qf??1?a?x\p?,kJ/kg

屏间烟气对屏后受热面的辐射热量为

Q\p?4?0aF\pTpj?rBj,kJ/kg

(2)布置在水平烟道和尾部烟道中的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及直流锅炉的过渡区等受

热面内工质的吸热量按下式计算,即

D?h\?h??Qd?,kJ/kg

Bj(3)空气预热器中空气的吸热量为

??ky?0?0Qd???\ky??h??ky?h?ky,kJ/kg

2????主要对流受热面的计算特点

1、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的计算

对流过热器和再热器均为烟气横向冲刷(顺列或错列),按平均烟气温度(进口截面和出口截面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平均烟气流速,计算烟气量的过量空气系数亦取进口和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平均值。

过热器或再热器受热面吸收来自炉膛的辐射热Qlf 时,应在热平衡计算中考虑这部分热量。在所计算的对流过热器或再热器前布置有凝渣管或屏式受热面的情况下,计算Qlf 时需计及凝渣管或屏式受热面的吸热量对Qlf 的影响。

计算燃烧产物管间辐射的辐射放热系数时,应考虑位于过热器或再热器受热面前和其间

的气室空间容积的辐射,对平均有效辐射层厚度进行修正。位于管束后的气室空间对管圈的辐射忽略不计。

当采用锅炉尾部竖井分隔烟道及烟气挡板调节再热蒸汽温度时,在两烟道中,分别按流经受热面计算区段的烟气份额计算烟气出口温度和焓值,而后按均匀混合计算进入到下一级受热面的入口烟气温度和焓值。

过热器(和再热器)中间均装有喷水减温器,通常以减温器为界分为两级独立的受热面进行计算。如果减温器前后的受热面管组布置在同一烟气区段内,可合并在一起进行传热系数的计算,对两部分按其实际温度分别计算温压。

减温器前蒸汽流量Dq较减温器后的蒸汽流量Dh要小,其差值为喷水量?D,喷水减温器的热量平衡为

??hjws??Dq?hjw ?D?hq进一步可得?D值与减温器中蒸汽焓的降低值?hjw间的关系,即

?D?Dh?Dq?Dq?hjw

??hjwshq?——减温器后级受式中 h\——减温器前级受热面出口蒸汽焓,即减温器进口蒸汽焓;hqq热面入口蒸汽焓,即减温器出口蒸汽焓;hjws——进入减温器中喷水的焓。

2、蒸发管束及附加受热面的计算 (一)凝渣管束

一般情况下,凝渣管束布置在炉膛的出口,并且通常系炉膛水冷壁的延伸部分,管内介质系汽水混合物,可按错列管束计算。

由于凝渣管束往往直接布置在炉膛出口窗后,因此必须考虑吸收炉膛的辐射热,计算受热面的对流传热量时,应从凝渣管束的总换热量中扣除辐射换热量。

(二)直流锅炉过渡区

在直流锅炉中,为了减轻锅内积盐所造成的危害,常将盐分容易沉积区域的受热面,布置在烟气温度较低的区域,称为过渡区域。当锅炉给水品质足够高时,可以不限制过渡区域的布置位置。

在所有可能的负荷情况下,过渡区进口蒸汽湿度应不小于15%~20%,而过渡区受热面出口蒸汽过热度不小于20℃。如在过渡区前装置了分离器,其进口的蒸汽可取为干蒸汽。

过渡区的计算与过热器受热面计算区别不大,过热度较低且数值不大于40℃时,过渡区的传热温压计算可简化为烟气平均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如过热度高于40℃,则需按有介质状态变化的情况,分段计算传热温压。

(三)转向气室

在现代电站锅炉结构中,转向气室内常布置有敷壁管的受热面或稀疏的悬吊管受热面,烟气在转向气室中的流动速度较低,一般按辐射换热进行计算。同时又由于转向气室中的换热量在整台锅炉的换热中所占的份额较小,因此,常作简化计算。转向气室的换热方程为

Q??f???thg?H,kJ/kg

式中H——换热面积,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