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兴趣点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 10:45: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城市公园兴趣点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城市公园兴趣点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摘要:随着现在城市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日益关注业余生活;双休日和“黄金周长假”制度之后,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些因素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营造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休闲需要的公园空间是当代景观设计人员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综合分析以及对现场进行调查,提出城市公园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今后的公园设计维护及评价提供新的依据。

关键字:休闲空间;兴趣点;评价体系指标

Abstract:Now with increasingly rapid pace of urban life and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work, peopl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leisure time. The leisure time is obvious increased because of the Weekends and Golden Week holiday. All of the factors have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 How can we build a space to satisfy the everyday leisure needs of people? It is the topic that all the morden Landspace designers have to meet.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evaluation system about the Urban Parks b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and surveying the field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new basis for the design, aeg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park in the future. Key word: leisure space; interest point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2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之所以是城市,不在其有无城墙,而在于公民的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创造美好的生活。城市不是徒有其形的物质实体,而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并为人的不同活动提供各类适宜的场所。(亚里士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德《政治学》) 现代城市生活的多样化,人们对城市的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应运而生。2002年,我国建设部把城市公园定义为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1]城市公园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城市公园兴趣点是市民的主要活动场所。城市公园兴趣点的设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是当今设计者面临的主要问题。现在我国城市公园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公园建设的各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及现场调查,城市公园兴趣点建设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城市公园兴趣点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本地特色和原创性:

景观内容单一、重复,有景无境,忽略传统文化的表达、地域性差异的体现,只能形成短暂的感官愉悦,却不能引起公众思想上的共鸣。

1.2缺少细节深入:

“细节决定成败”,但在实际工程中,设计者往往缺乏对细节的把握和深入,导致人们放弃对整个空间的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3缺少人文关怀:

设计只追求园林的意境或者某种构图形式,忽略居民深层次的心理需求,缺乏人文关怀,不具亲和力。 1.4后期维护力度不足:

公园投入使用后,不注意管理维护,形成“脏、乱、差”的局面,影响人群的使用。 2、城市公园兴趣点的界定

本文中提到的城市休闲空间兴趣点的界定主要从物质及非物质两方面入手,最终的落脚点是公众的使用率。从物质方面来说,兴趣点的构建不仅仅是放置几个座椅,几套健身器材,更重要的是通过景观空间布局等手段,规避不利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公众的使用需求出发布置基础设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除此之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从非物质方面来说,公园的休闲空间不是设计者个人思想的表达,社会学家赫伯斯?盖斯曾经说过:“人所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个潜在环境,这个环境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被人感觉到之后,才能变成一个有意义的环境。”因此,兴趣点的营造应从实际的情况出发,结合本土文化和区域特色,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和使用者在思想上达到共鸣,从而增加空间的使用率。

3、国内外城市公园兴趣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 3.1 满意度评价

20世纪70年代后 ,众多的建筑专业工作者投入到满意度的研究工作中,尤以居住环境的满意度研究最为普遍。较有代表性的满意度理论有坎特(D.Canter)的住房满意度模型、吉福德

(R.Gifford,1987)的住宅满意度综合模型等[2]。综合前人的研究,对满意度评价较重要的因素有人口统计特征、人的经济地位、个人的角色、时间、可视的物质品质、住房的社会背景因素、偏爱不同的住宅类型、社会活动特征、社会文化认同、户内使用的适应行为、私密性、噪声、社会生活质量、安全、管理和维护、美学品质、领域感等。 国内,近年来也有不少的学者加入到满意度的研究上。2009年,王婧、徐峰、郭子一等人,以公众满意度为价值取向,通过对北京市3个带状公园中的9个景观节点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出位置、面积、遮阴、景观丰富程度、特色、主观印象、卫生、安全、噪声、人际交往、气氛、休闲娱乐等12个评价要素。[3]2011年,刘洋、徐峰、姜丽等构建了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园林景观满意度测评体系,采用AHP和Delphi法研究了园林景观满意度。[4] 3.2 建成环境主观质量评价

相对于满意度评价,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更关注物质环境要素的状况以及环境品质的优劣程度,有客观实在性,其研究内容是人们对环境状态的感知,可不必考虑太多的情感因子。近年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应用建成环境主观质量评价对国内的高校、公园等绿地系统进行评价。2007年,王立志、孟凡丽运用此方法对贵州师范大学校园环境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制定了包括总体环境的品质、建筑品质、绿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