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至镇农村青年思想引导手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2:50: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农村青年思想引导

中至镇团委

目 录

前 言

上篇:主要引导内容

一、引导农村青年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认识党的领导要看整体和主流 2、理性看待个别政策的落实效果

二、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风气

1.社会转型期间,社会风气和人们道德观念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2、当前社会风气主流是好的 3、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人人有责

三、、引导农村青年正确看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差距问题 1、农村和城市有差距不奇怪

2、城市发展最终是带动和支持农村发展 3.随着国家发展,城乡差距问题会得到较好解决 四、引导农村青年认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土地政策 五、引导农村青年认同我国的政治制度,正确看待村民自治 下篇:引导路径和载体

1、正面灌输 2、知识文化引领 3、典型激励示范 4、社会体验和参与 5、增收致富服务

前 言

分类引导青年工作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引导工作,始终强调共青团组织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青年群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在思想认识、道德意识、价值观选择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存在的思维方式、思想问题、行为习惯也产生了很大差异性。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各类青年群体存在的差异、充分尊重不同类别青年的自身特点,确定不同层次、不同侧重、不同内容的引导目标和引导方法,增强思想引导工作的针对性、适用性、普遍性、实效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青年的有效凝聚和引导。

中至镇团委按照全团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引导农村青年的工作,总结规律,提升工作水平,中至镇团委在调研思考的基础上,编写了《中至镇农村青年思想引导手册》。该手册进一步明确分类引导农村青年工作目标,通过挖掘农村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探索引导农村青年途径、整理引导农村青年工作典型案例对前段时间的分类引导农村青年工作进行概括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上篇:主要引导内容

一、引导农村青年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认识党的领导要看整体和主流

●针对的观点:“基层党政干部很差劲,所以对党的领导没什么信心”。 党的领导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等。从整体上看,党在思想、政治、组织方面的领导都是坚强有力、卓有成效的。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作为国家政权的基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中坚作用。不可否认,也有一些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或作风漂浮,甚至脱离群众、腐化堕落,对党的形象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但不能因此就判断整个党政队伍都出了问题,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基层党政干部整体都很差劲,我们是靠什么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呢?这些年,农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就充分说明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是有作为的,是值得信任的。要看到,大部分干部都非常希望能帮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怀着真诚的心勤勤恳恳地工作,为农村的发展贡献着力量。其中还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农村基层干部,像沈浩、吴仁宝、王乐义等,真正在全心全意地用行动和生命为人民服务,为帮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拼搏。国家也一直重视通过教育培训班、远程教育网络等形式,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现在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官”的计划,5年内将招聘 10至 20 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当村官,为农村输送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干部和建设者。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也会不断地增强。

2、理性看待个别政策的落实效果

●针对的观点:“中央的政策本来很好,都是因为基层政府和干部没能落实好而走样了”。

有的青年认为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不能积极落实中央政策,导致党的好政策在农村推行过程中走了样,比如新闻里说的好政策,自己没有享受到。这个问题也要公平地看,中央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和执行效果总体上是非常好的,有个别政策贯彻执行得不好,其原因往往并不单一,可能有干部落实不力的问题;可能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的情况不适用这条政策,但我们不够了解;也可能有些地方真有困难,一下子做不到上级要求的那样,也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总之,不能简单地把政策落实不好的原因都归咎于基层干部。有的青年觉得,政策落实过程中程序太多,手续太复杂,给老百姓造成很多麻烦。这里面确实有一个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问题。党和政府也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正在努力地逐渐推广,这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将会不断改善。

二、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确看待当前的社会风气 1、社会转型期间,社会风气和人们道德观念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针对的观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社会风气变差了。

中国正在从传统型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外在环境和内心的思想观念急速转变,相应的法律和规范可能相对滞后,从而会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冲突”、“道德失衡”和“道德重建”的问题。这与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无关,而是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比如,我们几千年来一直强调的是“平均”的道德观,而现代社会鼓励“竞争”,这样的观念更新过程中,可能有些人会把握不好,以为鼓励竞争就是胜者光荣,可以不择手段。诸如此类的问题,会随着道德标准越来越清晰、法制越来完善而逐渐得到解决。同时,改革开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人的思想观念也不断更新,素质不断提高,总体上是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成长的烦恼”,最终也要依靠进一步推进改革来解决。邓小平说过,把窗户打开,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蚊子也进来了,我们不能因为怕苍蝇蚊子进来,就永远不打开窗户。

2、当前社会风气主流是好的

●针对的观点:“现在的社会风气越来越差了”。

有的青年说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差,这样的看法是片面的。最典型的例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很多企业和普通老百姓都积极捐款捐物,真切的同胞情谊让人感动不已。“希望工程”实施二十多年来,社会各界捐款累计五十多亿元,资助了三百多万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继续学业,充分显示了我们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社会风气。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全体人民的民主平等意识、竞争进取意识、公平效率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大大增强,公德意识、规范意识、诚信意识明显提高,这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的主流。

3、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人人有责

●针对的观点:“一己之力难以给社会风气带来什么积极改变”。 社会风气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直接联系着你我他。要想社会风气越来越好,需要每人从自身开始努力,在点点滴滴中积累改变。首先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要求,不做不道德的事。要敢于抵制不良风气,对不道德的人敢于批评。只要我们坚持这样做,社会的文明和谐程度就会逐步提高。

三、引导农村青年正确看待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城乡差距问题 1、农村和城市有差距不奇怪

●针对的观点:“我国现在的城乡差距现象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