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路道路及附属设施管网工程环评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3:58: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结论及建议 1、关于建设项目 本次所研究的道路工程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滨河路,东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部。东与准格尔旗交界,南与伊金霍洛旗毗邻,西与杭锦旗接壤,北与达拉特旗相连,是呼包鄂和晋陕蒙两个“金三角”的核心地带。北距包头96公里,东北距呼和浩特188公里。有109国道、210国道、包神铁路等与周围城市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及附属设施(给排水、中水、照明)工程。 道路全长732.42米,道路红线24米,断面形式一块板,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占地85.4亩。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计划于2008年3月开始实施,于2008年5月开始建设,于2009年5月建成,工程估算总投资为924.05万元。 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改善区,尤其是道路沿线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块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城市的城市框架。 2、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东胜区城区内,因而本次评价采用鄂尔多斯市环境监测站(2007年12月25日~12月29日)在东胜区环境空气、地下水及噪声的监测数据。从监测结果可看出: 项目所在区域无任何污染企业,TSP日平均浓度评价指数在0.3~0.853之间,均小于1.0,未出现超标现象。SO2日平均浓度评价指数在0.113~0.373之间,小时平均浓度评价指数在0.018~0.190之间,均小于1.0。NO2日平均浓度评价指数在0.033~0.158之间,小时平均浓度评价指数在0.050~0.191之间,均小于1.0,无超标现象出现。 综上所述,评价区内的TSP、SO2和NO2不存在超标问题,说明该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该地区环境空气中SO2和NO2的环境容量较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区内地下水水质现状较好,氨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等各项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各监测点的昼间监测值在48.3~50.9dB(A),夜间监41

测值在39.7~42.5dB(A)之间,满足相应的噪声标准限值,均未超标。监测点位噪声值均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中2类标准,说明本区域的声环境质量良好。 3、施工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⑴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机械噪声。对噪声较大施工阶段噪声的分析,如果只在白天施工,项目基本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值》相应的昼间标准。夜间只要施工,就会超标。 建设方要严格按照本环评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去做,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①该项目施工作业阶段噪声影响最严重的时期是结构浇筑阶段,建设方应抓住主要问题,对结构浇筑阶段的噪声问题进行重点防治,通过合理安排浇筑阶段工期和施工部位的安排,尽量减少该阶段对噪声敏感目标的影响。 ②项目应在区域边界设施工围挡设施。 ③施工单位可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使该项目在施工期造成的噪声污染降到最低。 ④施工设备选型时,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 ⑤场外运输作业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车辆出入城区区应采取减速和禁鸣措施。 ⑵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以及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废水,施工期废水的产生量与工地管理水平关系极大,如果管理不善,施工现场污水横流,对工地周围的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是短期的,且受人为、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只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并采取以上防护措施,产生的施工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管网。因此,本项目施工期废水排放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 针对以上施工期废水的特点,提出以下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42

①场地设沉淀池,将场地废水收集沉淀处理后排放;工程完工后,尽快对周边进行绿化、恢复或地面硬化。 ②对施工流动机械的冲洗设固定场所,冲洗水进入隔油池和沉淀池处理后排放。 ③施工人员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粪便统一集中排入城市的污水管道。 ④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贯彻“一水多用、重复利用、节约用水”的原则。 ⑤加强施工期工地用水管理,节约用水。 ⑶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筑材料的装卸、搅拌等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在空气中悬浮而造成的,其中建筑材料装卸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施工过程扬尘和粉尘会造成城市局部大气污染。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尽量缩短施工工期,认真做好施工计划,安排好施工运输线路及时间顺序。 ②平整场地结束后及时对施工场内进行地面的硬化,防治二次起尘。 ③应在工程要求范围内尽量减少土方的开挖程度,以减少扬尘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④以减少由于车辆动力起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⑤对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沙子等,采取覆盖措施,减少起尘。 ⑥注意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环保产品,坚决杜绝采用已被淘汰的涂料和溶剂。 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只要严格管理,对施工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做到及时清运,对当地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为防止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要求采取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①应该将可回收的废品进行分类收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以无机物成分为主,外运处理处置; ②施工建筑固废,应设专门场地堆存,定期及时外运处理,运输时做好防扬43

散,防洒漏工作,避免固废影响环境; ③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不允许随地乱抛,影响环境卫生,或混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应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 4、运营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⑴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对沿线大气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车辆行驶带动路面微粒尘土,造成扬尘污染,其次是汽车尾气和汽油浑发,其主要污染因子为NO2。还有运煤车辆不遮盖帆布的情况下也产生扬尘污染。 ①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拟建公路沿线人烟稀少,环境空气现状良好,环境容量大,该地区平均风速较大,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且拟建公路交通量相对较小,类比其它公路运营状况,运营期NO2浓度的影响主要在公路路边至40m之间,未超过(GB3095~1996)二级标准。预测本段公路在运营期间,汽车排放的尾气,对公路沿线地区不会造成污染。 ②车辆行驶带动路面微粒尘土。该路主要是阿镇规划区内的城市道路,车辆行驶中若有散落或无遮蔽措施的情况下,细粒粉末扬散,落到路面或周围,随风、车流而扬起,造成粉尘污染。 ⑵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路面雨水径流污染预测分析:拟建公路所在区域降雨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季节河流处于丰水期,流量较大。初期雨水排入水体将对水体水质产生一定影响,该影响随着降雨的停止而停止,属于短期影响。路面雨水径流对地表水质影响较小。 ⑶运营期交通噪声影响评价 拟建道路投入营运后,其交通噪声夜间影响范围较昼间大,昼间最大超标范围在16m以内,夜间最大超标范围在30m以内,对沿线声环境影响较小。 道路两侧居民及商铺,在随后的城市建设中为拆迁对象,影响期很短。改扩建的建筑物均离道路30米以外,昼间和夜间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2类标准限值。 5、绿化 44

本工程在城市主要交通性干道两侧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防护绿带,隔绝交通噪声和废气,美化道路景观。在道路中央分隔带及道路两侧的机非分隔带内种植绿篱、草皮和花卉,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尽可能多方设置绿化,提高绿化面积,使道路成为绿荫覆盖的富于美的绿色通道,使路网成为覆盖城市的绿化网络。 道路绿化重视遮阴效果,同时避免阻挡行车视线,创造优美的道路景观。绿化时,绿化带出入口及绿化带断口各5米内种植绿化高度不得高于40cm,行道树间距4米,种植国槐,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为0.75m。 绿化是改善和维护建设地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所以建设过程中应将绿化措施,生产防尘,降噪环境美化有机的结合起来,绿化率应达到35%以上。分车绿化带力求绿化形式简洁、树木整齐一致。分车带端部采用通透式载植,以利于行人、车辆安全。人行道应种植较高大的行道树,以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对两侧居民或商户的影响,又可为行人提供一定的树荫防晒。路侧绿带设计兼顾街景与沿街建筑需要,力求景观统一。 6、结论 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拟建项目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在施工期间,表现为占地、施工临时用地等的影响,在运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绿地恢复等方面。 ⑵水环境 该项目施工过程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是对灌区引水渠、排水渠的影响。道路建设过程,在施工期应严格按照环保措施要求做,不向农业灌溉水系排放生活、生产废水及施工废弃料,则不会对地表水系造成大的影响。 道路营运期,路面的雨、雪水通过排水沟排入农业排水渠内,由于交通量极小,营运期道路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 ⑶空气环境 本项目道路沿线两侧空气环境质量良好,该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完全可以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道路施工期空气环境影响将主要来自路基施工、灰土拌和及施工和运输车辆在便道上行驶产生的扬尘污染;沥青拌和站产生的沥青烟和苯并[a]芘也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些影响均是暂时的、短期的,在采取一定的消减措施后,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