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八年级上册15.2《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案1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1:35: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 时 教 案

教学课题 第5章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3)描述尿液形成和排出的大致过程。 2.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肾的结构和特点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有关肾的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肾的结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肾的功能和保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重点: 肾脏的结构和尿液的形成。 难点: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多媒体教学 讨论法 课件 1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技能目标 教学目的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课时 复 习 先简单复习,教师展示泌尿系统结构图,学生观察识图 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回答:略)学生说完后再依次亮出各器官的名称 讲述:在这些器官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展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教材第8l页图42),学生观察识图 学会识图 提问:肾单位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回答:略)学生边说教观察能力 师边亮出各结构名称 (温故知新) 教师指图强调:肾小球毛细血管、黄色的弯曲细长的是肾小管、缠绕在肾小管外的是肾小管毛细血管 过渡衔接: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尿液的形成和排出“(同时多媒体展示课题) [K]m]展示尿液形成动画(只标明部分结构,图片略)观察2分钟后回答: 观察能力(动眼) 学生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产生哪些问题?想知道什想象能力(动脑) 么? 发散思维能力 不要急于回答,让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语言表达能力 尿液的形成 说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话可说,如果有的学生担心自己说(动口) 的教师听不懂,也可上台边指图边说或采用别的方式!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回答: 发现问题的能力 l)我看到了:红色小球一直在桔红色的管子里,一部分浅绿提出问题的能力 色、深绿色和蓝色的小球经过肾小球时到黄色的管子里去了,

- 1 -

到肾小凳里去的全部深绿色小球、部分浅绿色小球后来又回到了桔红色的管子里,蓝色小球从肾小球出来后没有再回到桔红色的管子里(观察很仔细)(学生带着学生识图,比教师讲、学生看、学生记,效果好!) 2)我想知道:红色、蓝色、深绿色和浅绿色的小球分别代表什么物质? 3)绿色小球代表白细胞,它出来吞噬病菌(想象力多丰富) 4)红色、深绿色小球分别代表血细胞、蛋白质,浅绿色和蓝色小球代表水、无机盐和尿素 5)为什么红色小球不能到肾小囊里去?为什么到肾小管后,有的浅绿色小球又回到肾小管毛细血管里?有的不回去呢?为什么深绿色小球全部回到了肾小管毛细血管里呢?(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6)红色小球代表红细胞和蛋白质,深绿色小球代表葡萄糖。 7)这是一幅与尿液形成有关的动画图 ??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对尿液形成有初步了解,设下悬念、激发求知欲) 教师指出,这是一幅与尿液形成有关的动画,(多媒体展示小标题“尿液的形成”)请先看这样一则资料: 展示资料、解读表格(第82页,另在表格的右边加肾单位结构图) 对着表格和肾单位结构图先后口头提出3个讨论题: 发展思维能力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测 展示讨论题(第82页): 学生讨论(一人作简要记录,教师先后与不同的组讨论)(热合作式学习 烈的讨论能让学生迸发思想的火花) 讨论式学习 学生简要回答:略 讲述: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 展示尿液形成动画,简介肾单位各部分结构并依次亮出各结构名称 提问:红色、深绿色、浅绿色和蓝色小球分别代表哪些成分?新课标第一网 阅读教材第82、83页(自主探究学习)(回答:略) 讲述:下面我们来分析这几个同学的回答各有百分之几十是正确的?(指着动画)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血观察能力 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浆又包括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成分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发散思维能力 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自主探究能力 中形成原尿。请根据表格说出原尿的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原尿和血液相比少了什么?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同时半透明遮盖两成分)。从动画中可以看出,原尿是来源于肾小球中的血液,中间必须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由此可以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过滤作用 小结: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 2 -

分析 资料[ 讨论 过度作用 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这就是尿液形成的第1步:过滤作用(展示小标题) 联想类比:由“过滤作用”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a.筛砂子:小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筛下去,大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留在筛子里,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相当于筛子 b.筛米?? 过渡衔接: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 150 L(输液用的大葡萄糖瓶子约300瓶),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有这么多吗?大概只有几瓶?1.5 L,3瓶。原尿在肾小囊中,尿液是在肾小管末端。(边指边说)从动画中可以看出尿液来源于原尿,那还有99%的液体跑到哪里去了呢?(设下悬念,加强启发性) 展示尿液形成动画 讲述:尿液来源于原尿,中间需经过肾小管,请根据表格说出尿液的成分?(水、无机盐、尿素)和原尿相比,尿液少了葡萄糖(同时半透明遮盖) 小结: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形成了尿液,这就是尿液形成的第2步:重吸收作用分析推理能力 (展示小标题) 勤于思考 重吸收作用 联想类比:由“重吸收作用”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 发散思维能力 a.找零钱:l支铅笔4角钱,给1元,找6角。6角钱相当于自主探究能力 被重吸收的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b.池塘中的水分蒸发到大气中,下雨又降落到池塘中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植物本身进行呼吸作用又吸收部分放出的氧气 d.植物的枯枝落叶,落到泥土中,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水和无机盐后,又被植物的根吸收 (对学生的独到见解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对学生迸发出的创造性的火花应予以保护) 学生讨论后上台小结尿液形成:a.用流程图的形式(展示台展出) b.绘图并加说明:红色小球代表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深绿色小球代表葡萄糖;浅绿色小球代表水和无机盐蓝色小球代综合归纳能力 表尿素(展示台展出) c.对着“尿液形成动画”边指边说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发挥每个学生的智力特长) 依次亮出3个讨论题答案(最后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答案) 展示第82页图43“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提问:(请学生上讲台指图说) 迁移运用 1) 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总结提高 2) 2)分别指出图中血液的流经途径和尿液的形成途径 提高学生胆量 3) 3)哪根血管中尿素含量最低? 过渡衔接:肾静脉中尿素含量最低,低的那一部分到哪里- 3 -

小结 说一说 去了?以尿的形式排出去了,由肾脏形成的尿液具体要经过哪些途径才能排出体外呢? 展示第80页泌尿系统结构图,学生上台指图说出排尿途径 用流程图依次亮出各途径:(同时播放尿液排出动画及录音解说)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大胆思考、发言 过渡衔接:人体每天要排出大量的尿液,如果尿液不能及时排观察能力 出,还能正常生活吗? 增强、激发学生1) 排出废物 兴趣 2) 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如果尿液不能及时排出,组织细胞就不能正常生活,人就会因中毒而导致死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所学的知识指导生活) 如果你是一个医生,当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有疾病,请分析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出现了病症? 展示病人的尿液形成动画(红细胞也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增强学习自信心 壁)学生回答:略(自己也能当医生,给学生成就感!) 调动学习积极性 水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而排尿时会失去大量的水,那么,为什么人体在缺水的情况下还要排出尿液? 学生讨论回答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尿的排出 练习 多媒体展示第84页内容(同时播放其录音朗读内容) 情感教育 关于器官移植,同学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下课后我们可以继拓宽知识面 科学技术社会 续交流。我自愿死后将遗传捐献给国家,用以延续自己和别人渗透STS教育思的生命,造福千万患者。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器官移植的知识,想 可以访问: 板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书尿液形成的过程和排尿的意义。 设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变化。 计 作也许,关于“肾移植、器官移植”还有很多话想说,请每组以“肾移植、器官移植”为主题,创作一业份手抄报,把你知道的、想说的写下来,每班选出一份最优秀的作品,在校园的宣传栏内进行宣传和布交流,并给优秀者以奖励。 置 教学后记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