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展战略.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6 17:54: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华为发展战略分析

一、 华为集团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 、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二、 企业文化

核心价值观

在以前的媒体宣传中,外界总认为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总裁任正非的众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集中体现在“华为基本法”中。实际上,在全球化运营的发展时期,华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在于核心价值观,如下所述: 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艰苦奋斗: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可依赖,唯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坚持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

至诚守信: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品牌标志

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一种和谐的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稳健成长。

三、 华为发展战略

1.战略思想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战略思想的运用对一个企业来说,有促进其兴的发达和决定其生死存亡的重要意义,华为的战略思想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2.战略定位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

3.品牌战略

华为的品牌战略独辟蹊径,不断创新。华为品牌已经进入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在内的欧洲市场。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4.变革战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进行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华为抓紧变革战略这个法宝不放,让企业时刻处在激烈竞争的风口浪尖。

5.研发战略

“三流企业卖力气,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长期对研发的投入、具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对知识产权的拥有。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6.竞争与合作战略

华为作为一名出色的通信设备商,在整个通信领域内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不断的竞争和挑战。

为此,华为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英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7.国际化战略

中国企业并不缺少国际化的战略,缺少的是对国际化战略的执着。在国际化过程中,华为公司应该称得上是比较扎实和富有成效的 。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四、 华为战略关键词

1、狼性文化

无数的实践表明,一个优秀的文化体系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的灵魂,是引导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的旗帜。

华为公司自创业以来,就一直在奉扬土狼精神,

任正非在他的一次题为《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讲话中提到,“企业要想前进,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从华为的实践来看,华为特殊的狼性精神实质就在于追求卓越的进攻精神,这是华为“狼性”的核心。而任正非强烈的危机意识则强化了这种“狼性精神”,他认为企业越是高速成长、越是发展顺利,就越容易忽视隐含在背后的管理问题。任正非在平时总是大力强调这种忧患意识,着意培养下属的危机感。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何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那么多的电子企业,中国那么多的民营企业,只有华为等极少数企业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2、人才牵引

在华为人看来,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公司成长的主要牵动力。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大的机会。在这4种牵引力中,人才所掌握的知识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这是一种迥异于我国传统企业的人才理念、市场观念。以此为基础,华为的从英国引进任职评价体系,又请美国HAY公司作薪酬顾问,通过消化吸收,华为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管理关系。例如,在报酬和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坚决推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的待遇系统,以绩效作为晋升的依据。绩效考评的残酷性就在于自己跟自己的过去比。这意味着华为员工必须年年都有创新,都有进步,没有进步,绩效为零。

这种崭新的机制不断孵化“科学疯子”、“技术怪人”和一支盛名在外的“营销铁军”。

正是这些一流的人才,忘我奋战,为华为打下了一流的市场,稳固了华为的大好江山。 3、国际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自主创新的冲动也来自于同国际巨头的竞争的压力。 在所有以“国际化”为企业使命的中国企业中,华为可能是动作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个——从1999年的5300万美元到2008年的174亿美元,九年间,华为海外销售额增长了300多倍,华为品牌在全球范围的知名度越来越响。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以及28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服务全球超过10亿用户。

事实上,华为的国际化来之不易,它从最初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努力填平中西文化的鸿沟,到后来争取与先进的跨国公司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华为人破除了狭隘的民族自尊心,破除了狭隘的华为自豪感,破除

学习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