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煤323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2:4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2煤323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工作面位置

32301工作面所在煤层为2-2煤,盘区为三盘区,地面标高1205.7m~1315.6m,煤层底板标高1022.3m~1074.4m。地面位置:至上湾砂石路从工作面西部穿过,原赵家湾位于工作面中部,黑炭沟上游从工作面中部穿过。 1.2开采范围

32301工作面长度301m,走向长度5220m,煤层倾角10-30,面积为1571220m2,煤层厚7.17~8.05m,变异系数0.7%,容重1.28*103kg/m3,地质储量1703.7万吨,设计采高6.1m,可采储量1246.9万吨。 1.3工作面井上下位置与四邻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情况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西南至井田西部边界煤柱。西北为2-2煤回风大巷。东南为32302面新开掘区搬家通道。东北为搬家通道。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采空后因地表下陷,将对房屋等造成一定破坏,应提前做好地面人畜等的搬迁工作。 附:32301井上下对照及地物调查图(1) 第二节煤层 2.1煤层赋存情况

该煤层主要以丝炭、亮煤为主,暗煤次之,贝壳状断口,煤层中垂直

裂隙发育,充填物以方解石脉和黄铁矿薄膜为主。

结构:煤层结构简单,普遍在煤层底部存在一层均厚0.24m的夹矸。 2.2煤质情况 煤质特征表

Qnet.dMt(%)Ad(%)St.d(%)V(%)P(%) 5810千卡12.78.40.331-370.09

工作面煤层煤质较好,只在局部有高灰煤,预计对煤质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特征

由于该工作面煤层厚度稳定,顺槽掘进时均以留顶煤为主。在回采过程中只要留足顶煤(大于0.5m,)就目前的开采条件,一般不会发生漏、冒顶事故。但在一些裂隙较为发育和砂岩冲刷体地段在回采过程中还要加强支护,底板在最初回采的400~800m内为细砂,以后均为泥质砂岩。(详见下表)

顶、底板岩石名称厚度岩性特征

老顶砂岩互层>20灰色及黑灰色,含植物化石,局部炭屑,致密。 直接顶砂泥岩、细沙岩3-7m砂泥岩、细砂岩互层,泥质为主,含铝土质。

伪顶泥页岩、砂泥岩0.1-0.4m深灰色,泥质胶结,水平及波状层理。 直接底泥岩、细砂岩3m灰色,以泥质为主,含粉砂质,遇水易软化。 老底砂岩互层>5灰色,水平层理,植物化石碎片,底部过渡接触。

附:32301面煤层综合柱状图(2) 第四节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在两顺槽掘进过程中未发现断层与冲刷构造,但不排除在工作面回采时出现中小型冲刷构造的可能。根据地测公司的勘探资料,三盘区煤层较厚且较为稳定。但在煤层下部有一层厚约0.25m的夹矸,根据钻孔资料,最厚处0.45m;其下部煤层均厚0.31m。由于夹矸上部煤层平均为7.17m,建议在回采时可沿夹矸上部推采,这样采高也可保证在要求范围内,同时也可使煤质得到保证。 附:32301工作面两顺槽剖面图(3) 第五节水文地质 5.1地表:

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含水层为主,其中最主要的为黑炭沟上游的冲洪积层含水层。由于上部1-2煤31301(西)、31301和31302面已采空,导致上部含水层遭受破坏,含水层水大部下渗汇集到上述3个工作面的采空区内,因采空区形成时间较长,且汇水面积大,预计回采时引发突水的可能性较大。对此地测公司按照神东分公司的部署在井下布设了大量的泄水孔,经过一年多的有效泄水,目前井下泄水孔水压和水量明显减小,预计在回采前可将上部主要积水区域的采空水全部泄完。 5.2其它水源

主要以孔隙水和裂隙水为主,含水岩层为中砂岩、细砂岩,赋水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