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3.1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案 鲁教版必修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3 1:40: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同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3. 能应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学习过程】

请大家阅读课本P20-22,讨论、思考并理解记忆下列内容: 一、同周期(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 可以从几个方面证明Na、Mg、Al等元素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概括】

请完成表格: 元 素 钠 镁 铝 单质与水反应 单质与盐酸反应 最高价氧化化学式 物对应水化物 碱 性 结 论 2. 可以从几个方面证明Si、P、S、Cl等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概括】

请完成表格:

元 素 硅 磷 硫 氯 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 化学式 气态氢化物 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化学式 应水化物 酸 性 结 论 3. 分析以上元素性质变化的原因:

1

【迁移应用】

1. 判断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

(1)比较元素的单质跟 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强弱,一般说来, 越强,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

(3)比较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对位置,金属元素越靠前,其失电子能力 ;

(4)依据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作还原剂的金属的失电子能力 作还原产物的金属的失电子能力。

(5)比较简单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简单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失电子能力越 。

2. 判断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方法:

(1)比较元素的单质跟 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跟氢气反应,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说明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

(2)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 强弱,一般说来, 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依据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作氧化剂的非金属元素的得电子能力 作氧化产物的非金属元素;

(3)比较简单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简单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元素的得电子能力越 。

(4)依据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作氧化剂的非金属的得电子能力 作氧化产物的非金属的得电子能力。

3. 同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但从左到右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 (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 ,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逐渐 ,氧化性逐渐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酸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典题解悟】

2

例1: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 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 D. 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解析: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不能确定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指出了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不一定弱。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1mol铝比1mol钠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多,但铝不如钠活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与冷水反应,而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时不与冷水发生反应。

答案:D

例2: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X是第二周期VA族元素 C.X是第二周期VIA族元素 D.X的最高化合价为+4价

解析:解决本题的方法是:①确定X是什么元素?②根据X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由于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而在常见最高价含氧酸中只有H2SO4、H3PO4符合,因此X可能是S或P。又根据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可以确定X不是S,而是P。再由P的原子结构推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化合价、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即可。 【当堂检测】

1.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只有④

B

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