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资料:说课稿【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23:03: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下面,我从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再思考。

一、教材和学生的再分析

“100以内加、减法估算”是估算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呈现了“判断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的情境,提供了两种估算策略,并提出 “还可怎样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增加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做一做”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参加学校运动会的素材,强化对估算方法这一教学重点的训练。而课后的三道习题,在巩固估算方法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估算采取的策略可以很灵活,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及“乘除法的估算”打下基础。

虽然在一年级教学中,已经进行了有关“多一些”“少一些”的估计的初步渗透,但是在本课时教学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因此,当面对现实的估算问题时,学生首先就会调用精确计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近似数”,同时还未形成“整十数相加比较简便”的认识,这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材的再处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与学情的再认识,我创设了现实的购物情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便捷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为学习估算方法做好铺垫。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材中32页第3题的问题转变成“两天大约写了()个?”和“两天写了()个?”这两个问题,使学生初步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估算的方法;并渗透“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估一估,再计算出精确得数”的思想,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增加了一个开放性问题-——“搭配”的估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再确定

依据《课标》与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互动交流初步学会用“估十”“凑十”等最基本的方法估数,增强数感;能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不同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问题,激发有效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灵活选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现实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引导学生更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数学的功能。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景,初步学会用“估十”和“凑十”的方法估数,能说明估算过程,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

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流程的再设计

结合试讲中存在的问题,采纳网友们的意见和建议,我重新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学习估算的欲望

对于学生来说,结合现实情境,初步培养估算意识是一个重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从一稿中的“猜测教室里大约有多少台电脑?”到二稿中的“猜测鞋子的价格”,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通过实践证明这两次的设计既浪费时间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经过实践反思,我将此环节改为具体的购物情境,通过与录像中的小朋友比赛,切实感受到:估算方法的便捷。引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估算的欲望。

2.互动交流——体会估算方法多样化 此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层次: 层次一:体验“估十”的方法

在几次实践中我发现:让学生自己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将此环节改为“倾听录像中的小朋友是怎样算的”,并引导学生通过复述,初步体验“估十”的方法。

层次二:体验算法多样化

首先使学生明确:估算的方法有很多种。接着引导学生找到其它的估算方法。实践证明:有了前面的体验,学生能想到多种估算方法。如:“加减混合”、 “尾数凑十”、 “连减”等。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动交流,主动探究,体验不同的估算方法。从而感受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3.应用拓展——灵活选用方法

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因此我把练习设计进行了调整,将练习题3修改为先估“两天大约写了()个?”再算“两天写了()个?”;增加了“购物搭配”的习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灵活选用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效果预测

我认为,改进后的设计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使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目标的确定更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会学得积极、主动、有效。

2.创设了生动具体的情境,将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构建新知。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将为进一步学习估算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