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大衰败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6:04: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一重工”大衰败

砺石商业评论,中国最专业的商业评论。搜索微信公众号ID:libusiness 关注砺石商业评论订阅号。砺石导语:身处湖南长沙的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重工,曾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学习典范。但近些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与利润却连续四年出现下降。三一重工曾实现6年间,收入从50到800亿,总市值从40亿元度到1370亿元成长奇迹。其掌门人梁稳根也因此一度荣登中国首富。然而近些年,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减弱,工程机械行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重大危机,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已连续四年下降,并多次依靠出售资产提高当期利润。根据三一重工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报数据,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实现营收112.2亿元,同比下降18.5%;净利润1.38亿元,同比下降48.6%。和五年前的最高峰相比,其销售收入仅相当于彼时的1/5。创业传奇梁稳根2011年是三一重工创始人梁稳根最辉煌时刻。其分别以700亿元和594.6亿的资产问鼎胡润百富榜榜首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一名,成就斐然。1983年,梁稳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营企业洪源机械厂。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第二轮改革的发轫期,各种新思潮涌动。1986年,梁稳根怀抱做中国经济试验田的理想开始下海创业。提到最初下海,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的故事。1986年元旦,梁稳根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

以赚20多元。于是他买了一大批羊,后来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他火速收兵,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梁稳根陆续做过酒和玻璃纤维生意,都遭遇失败。几次失败的经历让梁稳根开始重新审视市场。通过分析,梁稳根决定投产一种市场上缺乏的有色金属焊接材料。1986年,梁稳根联合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四人筹资6万元,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同年9月,收到了第一笔货款8000元,收获创业后的第一桶金。初次告捷后,梁稳根敏锐捕捉到,国家巨大的基础建设投入将带来的无限商机,毅决定进入重工制造领域。并于1989年第一次实现千万元营业收入。千万营收,足以令几个出身农民家庭的创业者感到满足,但梁稳根却始终想谋求更大的发展,梦想着要做一家世界级公司。两年后,梁稳根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正式更名为“湖南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并打出“品质改变世界”的口号,致力于“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这也是“三一”的由来。问鼎世界工程机械之巅1992年,在得力助手向文波(现任三一重工总裁)建议下,梁稳根提出“进入大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工程机械”双进战略,使三一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移师长沙后,三一在资源环境、市场、资本方面豁然开朗。三一重工发现混凝土拖泵的销路好、利润高,遂决定进入该行业,但现实很快让三一的重工梦想

受挫。由于缺乏技术,三一重工最初生产出的拖泵销路一直不好。直至1995年,梁稳根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挖来掌握泵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液压技术的专家易小刚(现任三一重工执行总裁),产品质量问题才得到解决。1998年,改良后的混凝土拖泵成为三一重工的突围之作,年营收达到2亿多元。2000年,混凝土输送泵、泵车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随着市场的扩展,三一重工开始向工程机械全液压技术领域突破,相继研制了全液压压路机、全液压推土机等一系列产品,多款极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让三一重工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2003年,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融资9亿。在充足资金储备后,三一重工又开始向行业内其他产品线发力,挖掘机、履带吊、煤机等十几个项目陆续上马,其中黑色路面成套机械全面进入市场;2004年,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在三一重工研制成功,破解了三级配混凝土不能泵送的世界难题;2005年,工路面铣刨机问世;2009年,混凝土机械年销售收入超越德国普茨迈斯特,成为全球第一。至2011年,三一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同比增长49.54%;市场占有率达12.3%,居行业第一。同年,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伴随国内业务发展,梁稳根也一直在谋求通过国际合作乃至并购进入国际市场。2012年1月20日,三一重工斥资26.54亿元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