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上学期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49: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用“√”选择)。(3分)

A、生当作人杰,死蛮为鬼雄 B、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习作

八、阅读下面的提示并完成作文。(30分)

《画蛇添足》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仔细想想,你是否有过“为蛇足者”(画蛇添足)的经历?结果怎样?请想好了再写下来。如果你确实没有,也可以写写父母、同学等“为蛇足者”的往事。

1、用具体的事例说话。2、叙述流畅,用词造句准确。3、题目自拟,450字。

5

2014-2015上学期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6

答题卡

学校:

贴条形码区 姓名:

考号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 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 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选择题填涂说明: A □B □C □D √×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一、1、看拼音写词语。(5分)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 0 ] 考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1 ]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2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 3 ] 号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4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5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 6 ] 填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7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 8 ] 写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 9 ] ai p?ng pài miǎn tiǎn jǐn shan nián ch?u míng m ( ) ( ) ( ) ( ) ( ) 二、2、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2分) 一、2狂、风怒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分) [A精神失常 B猛烈 (2C纵情,无拘无束 D自大,狂妄] . 愚不可及[A从后头跟上 B连词,和,跟 C趁着,乘 D达到,比得上] .期待——( ) 色彩斑斓——( ) 一、3、读词语,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三、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8分) 庄重(zh? ng ch?ng) 难(nàn nán)忘 貌似(sì shì) 1、仿写比喻句:... 2、改成“把”字句: 一、4、“裹”是本册教材的一个生字,“裹”共有( )画,其部首是( )。 3、用关联词语写句子: (2 分) 4、《自然之道》告诉我们大自然如此奇妙, ?(补写为反问句) 分) A、自强( )( ) B、目( )口( ) C、惊( )骇( ) 四、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请回味并答题。(5分) D、( )出( )外 E、响彻( )( ) F、( )( )凛然 ( ) ( ( ) 表现人物神态的: 形容气势的: ) 二、1、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分类填空(填序号)(6( ( ) 反映人物品质的: ) 7 五、回忆本学期所学内容填空。(12分) 1、经典语句回味。(5分)

六、默读《永远的歌声》片段,完成后面的习题。(8分) 1、片段中有一处破折号,请你选择正确的意思打“√”。(1分) A解释说明 B声音的延长 C意思转折 2、照样子写词语。(4分) 笑嘻嘻: 大大小小: 3、读了这个片段,城里来的女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简单写写。(3分) 七、阅读《梅香正浓》,完成后面的练习。(17分) 1 、作文时相互照应,能使文章有始有终,突出了主题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请你写出一处 相照应的句子(或段)。(2分) 2、短文叙事清晰,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请你边默读边思考并填空。(6分) (1)短文所记述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2)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短文最后归纳了“两类人”,请你回忆自己平时的积累、填空(各填两位,但不能引用短文中已经提及的人物)。 由第一类人你想到了 、 ,由第二类人你想到了 、 3、“史可法只能督师扬州,困守孤城。”这句话中的“只能”说明 。 “困守孤城”告诉我们 。 4、本文中提到了文天祥,相信你一定记得文天祥反映其民族气节的传世名句。(2分) ,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