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3 1:27: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答:(一)阶级斗争与性别斗争。社会女权运动一方面强烈追随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反抗整个社会的性别歧视、另一方面又与社会主义内部歧视妇女的“男同志”作痛苦的斗争。
(二)双重体系。是社会女权主义创作的一种二元化理论,米切尔与哈特曼分别是其主要代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看重阶级斗争而轻视性别斗争,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该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各自独立的地位,因而应该成为女权运动的两个主要的反对目标。
(三)一统体系。是社会女权主义所创作的一种理论。尤恩和贾格尔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该具有同等重要性,两者密不可分。 因而应该成为女权运动的一个统一的反对目标。她们认为,阶级关系和男权制(或者性别关系)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两者之间互为依存、缺一不可,而不是并行或者互补的关系。
4,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观点(好好看一下)
答:(一)男权制
K·米利特是最早将男权制这一概念引人女权主义理论的人。男权制包含两个侧面:第一,它指男性统治女性;第二,它指男性长辈统治晚辈。丈夫支配妻子,长者支配幼小。从60年代开始,这一概念被定义为男尊女卑的系统化机制。两者相互关联。男权制构成所有社会的共同基础,可以脱离阶级或者种族因素而独立存在。 男权制的维系主要靠“内心的殖民化”,既家庭的社会化灌输,以及社会在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价值传播。此外依仗经济剥削和暴力压制,包括家庭暴力和性暴力, (二)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制度:首先,激进女权派认为国家是男权制的一种展示,国家的结构和制度完全是男性的意图设计的。 其次,在斗争策略上,激进女权分子的见解大体上可分为两类。部分人主张弃绝西方政治的常规,而以卧室为战场直接清算两性关系;其他人对男性的国家也不抱幻想,但相信参加了常规政治活动
2、经济制度: 首先,经济制度有社会和家庭两个不同侧面。 其次,家庭经济制度同样剥削女性,而且远为残酷。 (三)主张“生物学革命”
激进女权主义认为妇女解放需要一场生物学革命,控制养育手段,以推翻性阶级制度,瓦解传统生物学家庭。 (四)文化上,激进女权分子认为男性文化是堕落的技艺型文化,女性文化是天然审美性的文化。主张形成综合女性审美型与男性技艺型文化的一种新型中性文化。 5,心理分析女权主义的基本观点(填空 )
答:(一)社会决定论。心理分析女权主义认为弗洛伊德主义是错误的生物决定论和性别行为决定论,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与生理无关,人生目的不是性而是自我实现。 (二)女性伦理:“关爱的伦理”。(1)男性伦理是正义伦理,女性伦理是关爱的伦理。(2)女性伦理的发展就是从自我中心走向利他和自我牺牲的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利益交融的人己合一境界。
(三)双亲抚养。男权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妇女包办子女的养育,形成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反抗母亲,支配女性的个人价值观。
6,人物与著作:
1792年,传奇式的英国妇女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著作《女权辩护》,被称为第一部女权著
作 。她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是早期自由女权主义的代表。
自由女权主义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密尔。他的名著《妇女的屈从地位》在1869年出版 ,这部著作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美国 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 代表作《黄色壁纸》 和《妇女与经济》 自由女权主义代表
早期自由女权主义在美国的代表人物是斯坦顿 ,她当时提出的主要要求是,将自由共和主义的原则适用于女性。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上世纪50年代唯一代表女性主义的声音。她的《第二性》被称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圣经”,成为新女权运动的出发点。
贝蒂·弗里丹,美国著名的女作家,20世纪女权运动最重要的领袖之一。代表作《女性的奥秘》。她号召女性不要再手握贤妻良母的空头支票,忍受不完整的无名痛苦,而应勇于抛下吸尘器,离开丈夫和孩子,去求得自我实现。
社会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朱丽叶·米切尔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舒拉米斯·费尔斯通的《性的辩证法》 哈特曼的《资本主义、父权制和性别分工》和《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不幸的婚姻》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潮
1,后现代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内涵(了解)
答:(一)后现代思想家侧重于从文化的角度对政治的微观方面进行分析。 1.后现代思想家重视文化精神领域的分析,并主要集中在现代性方面。
2.后现代思想家指出了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文化倾向上的不同。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倾向:把握自然规律,认识外在于人的规则并按照这样一种规则组织人类社会,进而实现对物的控制和利益的获得。后工业社会的文化主流:关注以人际交往为主要内容的生活世界 ,倡导多元化 。 (二)后现代政治思想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统治的微观机制并对其进行了解构。 2,利奥塔的差异政治论(元叙事、共识政治)
元叙事(重要):
1.元叙事:叙事就是讲故事,它是人类开蒙、发明语言之后出现的一种超越历史、超越文明的古老现象。元叙事是观念体系的最终根源,是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精神基础。在利奥塔看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元叙事,即崇高的理想或终极价值的统治。
2.“叙事知识”和“科学知识”: 叙事知识是指由原始口述方式演化而来的传统知识体系 ;科学知识动叙事知识所派生,它仅涉及有关真理的限定和选择。
3.元叙事的功能:首先,元叙事是一切知识、价值观念的最高标准。 其次,元叙事确立了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合法性。 再次,元叙事获得了政治权威的支持。最后,元叙事的主体是大学。
4.元叙事的内容: 一是指以启蒙思想动基础,倡导人类自由平等的法国政治式的叙述。一是指以综合性见长的德国思辨式的叙述。
5.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科学的发展,科学对元叙事的打击使元叙事的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共识理论:国家既不是建立在神的基础上,也不是男性家长权的扩张,而是经过人的“同意”,在“共识”
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共识”是现代国家得以成立的合法性原则。共识理论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反封建分享政治权力的要求。 共识原则的两种形式:一种共识是指人们的共识赞同 。另一种共识是通过制度达到的 3,福柯的微观权力论(最重要!)
答:米歇尔·福柯,是法国具有世界声誉的思想家,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西方人将他称之动“20世纪法兰西的尼采”。 主要作品有:《精神病与人格》《诊所的诞生——医学考古学》、《知识考古学》、《话语的秩序》、《规训与惩罚》、四卷本《性史》以及在他死后出版的四卷本文集《说与写》等。
(一)微观权力——无所不在的权力
1.微观权力是存在于国家权力之外的各种各样的权力关系,它是构成国家权力的基础,国家的实质就是各种微观权力的复合。
2.作为国家赖以存在的微观权力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则:首先,它是散漫的、非中心的。 其次,它是流动着的网络。 再次,权力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3.西方社会在走向民主和自由的过程中,全面监控的权力网络到处展开。 “圆型监狱” (二)规训权力——权力对人的全面监控
1.规训权力——纪律和规范化权力以及各种各样征服肉体的技术的采用,是微观权力的集中体现。 2.规训权力的特点是相对性。
3.规训权力的内容:①规训权力强调训练是其重要内容。 ②规训权力把肉体的生产作为其调控的对象。 ③规训权力强调占有人的灵魂是对个体控制的关键。 ④规训权力和话语、科学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
(三)反抗权力
福柯将反抗权力的方式分为两种:短暂的和长期的。 短暂的反抗权力的方式主要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福柯对此种方式表示反对。福柯比较赞赏以长期的、分散的形式反抗权力,如西方的新社会运动。 4,哈贝马斯的交往政治思想
答:(一)晚期资本主义的两种倾向:国家干预和技术的统治(二)晚期资本主义的系统及其危机(三)交往行为理论与程序民主的建立
晚期资本主义的三个系统及其特点:(1)经济系统:出现了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划分。(2)行政(政治)系统:国家机器用总体计划来调节整个经济循环过程,并积极地创造和利用剩余资本的条件。(3)合法性(社会文化)系统:公平交换这一意识形态崩溃。
晚期资本主义的三大危机:(1)经济系统的经济危机——利润率的不断下降(产出危机)(2)政治系统的
合理性危机(产出危机)和合法性危机(投入危机、认同危机)(3)社会文化系统的动力危机(产出危机)
交往行为理论(重点):是指两个以上的行动者通过语言理解的共识力量来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动。实
际上指自由平等人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合作为目的的互动,因而,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行动。交往的类型: (类型) (对应) (交往中应遵守的原则) 目的性行为 ——客观世界——表述的真实性
规范性行为——社会世界——遵守规范的正确性、合法性 剧作性行为 ——主观世界——表述的真诚性、可领会性
沟通行为 ——三个世界的统一——以上三种语言表述要求的统一
第七章 新政治经济学
1,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基本出发点(好好看)
答:(一)经济人假设。假定每一个活动于经济过程中的个人都以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为动机,面临选择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机会,每一个参与者都依据自己的偏好,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活动。其中经济人有两个基本特点:自利和理性。
(二)交换政治学。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也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坚持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政治和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结构。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2,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行为分析 (填空,选择)
答: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存在的理由是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具有规模优势。 政府的类型:(1)从公共物品的角度分为两种类型:保护性政府和生产性政府。前者是确保契约性协议的执行和实施,后者的职责是提供公共物品。
(2)从效率的角度分为三类模式:仁慈的专制者模式;“拥有独立利益的巨物”模式和西方的民主政府模式。 政府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即政府失灵 3,奥尔森的集团行为理论(选择 简答)
答:(一)对正统政治团体论的批评
奥尔森把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中有关集团的观点和政治学中团体论当作是正统的集团理论,并对此进行批评:⑴正统的团体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错误,即认为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或企业的集团会自发地组织起来,为集体利益出力,如果属于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个人之间的共同利益足够大,同时他们又都意识到了这一事实,则该集团或阶级在某种程度上按照其共同利益采取行动。⑵正统团体论仅停留在国家和团体具有同等地位上,并没有进一步去寻找团体在个人和国家之间是如何起缓冲和传递作用。 (二)集团行为的逻辑
1.按照消费某一集体物品的人员数目的增减是如何影响享用这一集体物品的一个集团成员的利益这一标准,可以把集团分为排外性集团和相容性集团。
2.根据集团规模以及各集团提供集体物品的动力的不同,可将集团分为大规模、中等规模和小规模三种类型。 (三)集团行为的分利化倾向 1.集团“分利” 行为:
集团把本可以用于增加社会总收入的成本用于为自己集团争更大的份额;自己集团的收入确实增加了,社会总收入却因此而减少了。
2.集团分利行为的影响
⑴不仅会引起生产水平下降,而且还会造成社会冲突。
⑵控制集团的规模。集团具有分利性质以后,也倾向于控制集团的规模,以减少或不增加参与分利的成员,确保现有成员的既得利益。
⑶分利集团的游说活动增加了立法的复杂性,扩大了政府活动的范围。
⑷分利活动频繁会造成一种错误的行为导向,使人们把精力集中到院外活动上面,增加生产的动力减退了,企图多占有一些产品的动力则增加了。 (四)国家兴衰的集团原因
答:兴:特殊集团为广泛性组织,有考虑社会利益的动机,不是通过分利,而是通过增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来为自己的集团谋利。
衰:利益集团只代表特殊阶级,缺乏广泛性,只注重分利,没有考虑社会整体利益的动机,排他性强,反对社会变革,僵化的集团结构成为经济增长的障碍。 4,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答:制度变迁不是泛指制度的任何一种变化,而是特指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的制度。其中包括了新制度的生产、新旧制度的转换和替代等过程。 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制度不均衡的出现。制度变迁的种类(填空 选择):诱使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名词):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就好像进入一
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 。路径依赖有不同的方向:良性的和恶性的
诺斯悖论(名词):国家的基本目标有两个:界定产权,制定社会基本规则,使统治者的收益最大化;降低
交易费用,使社会的产出最大化,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国家的这两个目标是冲突的,使社会利益最大化与使统治者利益最大化两者往往不可兼得。诺斯悖论涉及的是国家的自主性问题
第八章 政治社会学的政治思想
1,李普塞特的政治思想
答:李普赛特1960年出版的《政治人》一书对政治社会学学科的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普赛特认为,民主制度的稳定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还取决于它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新行为主义?
2,达伦多夫的社会契约思想
答:达伦多夫借助“社会契约”概念描述社会冲突力量之间的妥协和协调。达伦多夫的“社会契约”概念不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 3,新合作主义
答:新合作主义,又称社团主义、法团主义、合作主义,它作为一种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在这个利益代表系统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由明确责任(义务)的、数量有限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中。它得到国家的认可(如果不是国家建立的)、并被授予本领域内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换,它们在需要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受到国家的相对控制。
合作主义者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秩序的统一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