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遭爆炒:股市的五味杂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14:09: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海天味业遭爆炒:股市的五味杂陈

作者:寇建平

来源:《中国周刊》2014年第03期

资本市场上演“秒停秀”

2014年2月11日,酱油股海天味业登陆沪市,作为在主板上市的新股,能不能像在创业板上市的新股一样,遭到热捧,申购新股的以及想在二级市场搏一回的股民,心存忐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9点30分,海天味业开盘股价瞬间飙升至73.80元并触及较开盘价上涨20%的临停红线。开盘后仅成交3笔,较之发行价大涨44%,被临时停牌。

不过,由于复牌后出现了较大的抛压,海天味业上市首日涨幅最终锁定为29.58%,报收于66.41元。

然而,就在海天味业出现上市后首个涨停时,上交所发布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该微博称:“2月11日,N海天(603288)上市交易,本所在监控中发现,部分基金管理公司账户尾盘买入该股数量超过了流通量的千分之一,违反了本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本所当日已对相关基金公司予以了警示,并将进一步采取对相关高管人员实施监管谈话等措施。”

“作为基金公司这样的专业投资机构,难道不清楚交易所的规定?”面对上交所发布的微博,不少投资者提出上述疑问。

早在2013年12月,上交所就发布了《通知》,对新股上市初期交易行为进行约束。之后上交所又多次提示炒新风险。就在海天味业上市的前一天,上交所还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新股交易监管信息,提示对出现新股异常交易行为的账户(如上市初期单日累计买入数量超过上市流通量1‰、集合竞价及连续竞价阶段大额申报等),将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并且明确列举出海天味业流通量的千分之一为7.49万股。但就在上交所三令五申的背景下,一些基金公司对海天味业还是“买多了”。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机构超额买入的行为是否属于故意,背后都折射出目前新股炒作的白热化。

海天味业并非上市首日上演“秒停秀”的孤例。

今年1月至2月,A股市场迎来40多只新股上市。绝大多数新股在上市数日内遭到爆炒,几乎所有深交所上市的新股,在上市当天皆因涨幅超限遭证券交易所临时停牌。在已经上市的新股中,上市首日上演“秒停秀”,占比高达近九成。去年末以来,随着IPO的重启,上市新股受到市场的持续追捧。据统计,发行改革以来,已有45只新股上市交易,较之发行价平均涨幅超过70%,且截至目前无一破发,一些新兴产业的个股更是连续走强。

其中的15只新股,最新股价较之发行价已翻倍,这些新股均为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 其中,众信旅游上市以来连续一字涨停。该股发行价23.15元,上市7个交易日大涨157.32%,成为涨幅最大的新股。

由此,新版IPO所谓遏制炒新就成了一个笑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于新股上市首日屡遭“秒停”的原因,分析人士认为,除了与交易所的涨跌停板规则有关,深层原因是因为新股发行定价没有完全市场化。其次,根据现行的交易规则,新股可成交的范围和规模都非常小,使得想成交的人都得向高位报价,所以新股开盘后被“秒停”是理所当然的。

而爆炒新股,源于IPO的设计不合理。 万恶的IPO

2013年11月30日,是个周末。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随着该《意见》正式落地,IPO重启的时间表也被明确为2014年1月。

2013年12月2日,周一股市开盘,市场对此一如既往的以利空解读。尽管有优先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利好对冲,但周一中国股市还是出现了个股大面积下跌且跌幅巨大的局面,创业板指数暴跌8.26%,创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超200只创业板个股跌停。沪指以2207.37点报收,创业板指数收报1253.93点;两市跌停板家数总计389家,资金大幅流出300多亿。 2014年2月14日截至收盘沪指报2115.85点,创业板指报1515.78点。

从宣布IPO开闸到2月14日45只新股全部上市,沪指跌了将近100点,而创业板大涨逾300点。创业板的大涨正好也印证了炒新的疯狂,因为新上市的股票90%集中在创业板。 看起来很美的《意见》,辅佐IPO重启,但为什么股民用脚投票?实际上根结仍在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证监会《意见》,明确股票发行从核准制逐步向注册制过渡。尽管改革方向指向注册制,但是从此次意见内容看,注册制的框架明显缺失,仍没有触及权力发审的本质,如证监会是否出具最终否决意见、交易所是否负责企业注册和合规性等,仅是强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和加大了中介机构的中介责任,这显然是打着“贯彻注册制改革”的旗号,继续实施着审批制。此外,网下配售将不低于40%的份额定向配售给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同时,主承销商自主选择配售对象,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股“三高”的问题。

果不其然,2014年1月8日,IPO开闸第一股新宝股份市盈率为30倍,随后的我武生物为39倍,而纽威股份的市盈率为46倍。

而紧接着,“奥赛康事件”令股民大感失望,市场出离愤怒。

拟上市的奥赛康拥有67倍的市盈率,73元的高发行价。更要命的是,一旦上市,奥赛康的老股东可以一次性抛售32亿元,远远高于公司募集的资金8亿元。这一奇葩公司引发了股民公愤,被誉为史上最无耻的上市公司,并引发了证监会的调查。作为奥赛康的承销商,中金公司更被约谈、整改。奥赛康的问题一度激怒了管理层。在随后的证监会内部会议中,证监会主席肖钢大为光火,他要求相关各司局级干部,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其中一个细节能够看出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