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19:00: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实用文档

教育学代表人物

姓名 思想理论及著作 《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予以四教:文、行、忠、信”。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与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原则与方法上: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也有说’学-思-习-行’)的统一过程。 “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儒家思孟学派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孟子提出“性恶论”,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兼爱、非攻”,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一大创造。 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学记》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孰,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在学校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试: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谓之大成。” 《学记》教学原则: ①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②尊师重道“师严而后道尊”,这是一种教师观。③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④豫时孙摩。⑤启发诱导,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⑥长善救失。⑦《学记》还主张“学不塌等”,即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同时,重视学生学习,指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翟 《学记》

实用文档

保罗-朗格朗 培根 夸美纽斯 康德 赫尔巴特 法国教育家;1965年,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概念和学科提出。 捷克;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建立班级授课制。 教育目的:他认为现世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 “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教育适应自然。 学制系统。 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中心。 提出了影响后世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等五大教学原则。 夸美纽斯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康德重视人的理性,推崇人的尊严,肯定人的价值,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对人的本性进行适当的控制,“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康德前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有: 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其贡献在于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②教育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③教育性教学原则,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④规范教学的形成,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他根据兴趣和注意的分析,提出了“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论(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后来被他的学生席勒发展为五阶段,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赫尔巴特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教师中心论,最明确的建构教育学体系。 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最早明确阐述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二者之间辩证关系;

实用文档

杜威 洛克 凯洛夫 布鲁纳 赞可夫 布鲁姆 苏霍姆林斯基

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其理论是现代教育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其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及反应在其作品中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20世纪教育和教学有深远影响。 主要观点有:①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此外还提出“学校即社会”;⑤论教育的目的,杜威从“教育及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无目的论”;③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 杜威是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 儿童经验中心课程理论;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现代教育理论的受邀代表。 提出了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教学法。 进步主义教育学派代表。 英国哲学家; 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在其著作《教育漫话》中,论述了绅士教育的内容(即体育、德育、和智育)及方法。 其教育思想对18世纪英国的家庭教师教育和学园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美国教育家; 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代表人物。 苏联教育家;发展教育学; 《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美国教育家; 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苏联教育家;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被称为“获得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