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语文二下《钓鱼竿里的秘密》word教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5:46: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钓鱼竿里的秘密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小交通员巧妙地跟敌人作斗争的事,学习李勇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钓鱼竿、秘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交通员、情报、铁桶、出发、经过、敌人、满不在乎、活蹦乱跳、直瞪瞪、恶狠狠、机灵、乘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练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游击队、情报”等词语。 2.读懂课文第一段,了解事情的缘由。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字音——扎、瞪;字形——秘、密;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 2.学习生字:秘密 (1)正音

(2)什么叫秘密?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秘密是什么?为什么放在钓鱼竿里?)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钓鱼竿里的秘密是什么?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2.全班交流:秘密是情报。(教师简介故事背景) 3.看课件: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 4.自学课文

5.生字卡片认读,重点正音:扎、瞪 (1)一份()一桶() (2)口头组词:扎()灵、战

6.这篇课文有几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读第一段,还有哪些不明白的词语,把它划下来。 2.板书:交通员读读课文,想想交通员是干什么的? 说说:李勇是( )。

李勇帮( )送情报给( )。 3.齐读第一段 四、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第三段,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小交通员巧妙地跟敌人作斗争的事,学习李勇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2.理解“满不在乎、活蹦乱跳、直瞪瞪、恶狠狠、机灵、乘机”等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练习中带点词语的意思,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好第三段

教学难点:

理解李勇对敌斗争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词语复习:读词语(自由准备――指名读――全班齐读) 书写―――秘密、瞪、狠(课件出示)

(上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比比词语谁读得好。自己先试着准备一下。我们一起来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声音响亮,又整齐,真不错。那这几个比较容易错的字,你们记住了吗?) 2.复习第一段。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生字,而且也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李勇是( )。李勇帮( )送情报给( )。”(课件出示)

3.李勇有没有胜利完成任务?你觉得李勇是个怎样的人?现在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读课文。

4.全班交流。指名说。(李勇胜利完成任务了吗?你觉得李勇是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聪明、机智、勇敢、沉着) 5.我们书上就有一个词语,请你找一找。 A.学生自由找.

B.交流。(指名说词语,读句子。全班圈划,读。)(谁找到了?这个词语在第几自然段的哪句话里,请你来读一读。都找到了吗?“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把这个重要的词语圈划下来。

二、学习第二、三段,体会李勇的“机灵”(机智)

1.你从哪里地方体会到李勇的“机灵”?请小朋友再认真读读课文的2.3自然段,找一找并划出句子。 2.学生自己研究。

3.同桌讨论、交流。(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有没有可以补充的地方?) 4.全班交流。

(一)从李勇的准备工作看: 反馈,出示句子: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 李勇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

李勇上前一步说:“把桶还我,我还得上街卖鱼去呢!” 李勇嘴里嘀咕着:“给鱼钱,给鱼钱!”

(1)(这是李勇的准备工作。)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李勇很“机灵”?(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我从……看出李勇很机灵,因为……)

着重理解“塞进钓鱼竿”、“还准备了铁桶和两条鱼”(如学生没说完整,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补充?或读读句子,想想“李勇为什么还要准备铁桶和两条鱼”?他是怎么想的?

(2)齐读句子。(能把刚才的体会读出来吗?自己先试试,齐读。) (二)从李勇与敌人的斗争看:

李勇晃着手里的小铁桶,满不在乎地回答:“卖鱼去!” 李勇故意把小铁桶往身后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