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重视几个技术问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8:44: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重视的几个技术问

摘要:梅溪经资源至龙胜公路湘桂交界处至梅溪段公路工程,是广西公路“十一五” 路网建设重要项目,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的施工,是项目建设管理的一个重点,笔者结合项目施工实践,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重视的几个技术问题。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 路面结构 技术问题 0.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凭借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和日常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在一定时期的公路建设过程中广为应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早期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了多种早期破坏,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为此,公路设计人员总结设计经验,为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其上面设计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一种复合路面结构层,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应变、应力特性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要做好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质量控制,笔者认为,应对面层材料、反射裂缝防治、加铺层厚度,以及提升路面抗渗能力的技术问题加以重视。 1.重视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的控制

原材料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质量的根本所在,严格把好进场材料关对沥青混凝土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沥青混凝土所需材料为沥

青、石料、填料。关键的材料沥青要选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高等级路面施工要求。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到一个整体骨架作用来抵抗路面的变形,集料本身的强度特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集料的棱角性和集料的级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强度、高温稳定性和水稳性起决定性作用。石料应结合当地的地材情况,根据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要求确定。要采用优质石料,用先进的锤式破碎机生产。控制石料中的扁平状含量,扁片颗粒含量多,会增加石料的表面积和沥青用量,也会降低混合料的抗形变能力。一般选破碎面较多、扁平颗粒较少的石料,并且必须达到洁净、无杂质、无风化,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抗压强度应不低于三级,压碎值小于25%,与沥青材料粘结力不低于三级。砂的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率小于1%,矿粉要洁净、干燥、无杂质,有30%能通过0.074mm筛,亲水系数小于1.0,外观无团粒、结块。 2.重视反射裂缝的防治

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以及温度 、湿度的变化,水泥混凝土板的裂缝或者接缝在加铺层对应位置也产生裂缝,我们称之为反射裂缝。反射性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两种,其中,竖向位移是裂缝或者接缝两侧的板面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水平位移则是由于湿度或者温度变化导致的水泥混凝土板的缩胀而发生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水平位移使得沥青加铺层在裂缝或者接缝位置的对应拉应力加大,一旦其所承受的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再加之湿度、温度及车辆载荷的

综合作用,沥青混凝土面层便会出现开裂的情况。所以,综合防治反射裂缝对控制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反射裂缝产生机理,笔者结合类似工程的实践,认为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反射裂缝加以防治,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如果沥青面层超过10cm,则能有效降低车辆载荷引发的剪应力,进而防止面层因受拉过度产生裂缝,施工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结构问题;第二,对于材料的选择,应该适当地增加沥青的用量,以控制混合料的空隙,减缓面层裂缝的拓展;第三 ,采用应力吸收层设计,通过利用app改性沥青油毡、铺设玻璃纤维格栅等方式来强化混凝土的抗位移能力。其中,app改性沥青油毡应该贴在水泥混凝土板缝(施工缝、缩缝、胀缝)上,这样既能防止地表水通过两层路面渗透至地基,又能减少地下水通过混凝土板间接缝进入加铺层而浸湿加铺结构层材料的概率,从根本上增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玻璃纤维格栅则是国内外公认的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可能的常用材料。因为玻璃纤维格栅具有弹性模量高、抗拉强度高等特点,所以其能够大大增加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抗拉程度,改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整体受力情况 ,降低疲劳损坏,减缓永久变形,减少反射性裂缝的发生;第四,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以保障在沥青混合材料制备的过程中不出现碾压加强和沥青老化的现象,保证沥青混合料的高密实度和低缝隙率,为防治反射性裂缝奠定基础 。 3.重视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的选用

反射裂缝防治与行车荷载是控制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厚度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