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0 3:5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延安之行社会实践报告
五年级二班 姚钰
延安,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党中央、毛主席曾在这里度
过了13个春秋。这一次来到延安,踏访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受改革开放给延安带来的全新气息。巍巍宝塔山,滚滚瀑布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我们的抗战根据地。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7月的这个不平凡的月里,我有幸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早上6点,我到学校的客车上,等待发车,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终于出发了,路上向窗外望去,周围树木郁郁葱葱,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忽而穿山洞而过,忽而在平地上飞驰。在下午四点终于到达了延安圣地,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参观了杨家岭、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壶口瀑布等。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枣园,在这里,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许多文章。看到那些旧的不能在旧的桌
椅和被炸毁的窑洞,可以想到当时革命前辈顶着多么大压力工作,才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安逸生活。
宝塔山的人文景观也独树一帜。早在盛唐时代,山上就建有宝塔,北宋时期,韩琦、范仲淹等一代名将,在宝塔山屯兵设寨 ,戍边御敌,留下众多文物古迹。明清时期,庙宇林立,红极一时。近代,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红色首都--延安的标志和象征而闻名于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随着延安成为传统教育的基地和旅游圣地,宝塔山也成为中外游客到延安旅游的热线,累计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
杨家岭,是毛泽东等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所。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这里生根、开花;在导游的解说中和崎岖的山路下,我深刻的领略到国家领导人的艰苦朴素,这是我们21世纪青年所或缺的。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就是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奇迹的十三年、一个伟大的时代,一段国人永远不能忘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在这里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里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诞生,在这里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鼓舞起
民族的信心和斗志;在这里有毛泽东思想的最终形成,指引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我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还有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它们所折射出的就是一种被称作延安精神的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没有延安窑洞的灯,哪有祖国东方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当年,在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盏这样的灯。在灯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卷卷雄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
壶口瀑布,让我们看见了黄河的汹涌澎湃。“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就这样靠小米加步枪打赢了这场硬仗。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精神”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与时代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延安精神不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只有从整体上、从联系中辨证地认识和把握延安精神,才能科学理解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它的全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