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5:41: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②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的呢? ③描绘一下你的家乡,表达出你情感,写一篇小短文。 ④“九一八真的成为历史了吗?”以此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可以网上检索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不忘国耻 赞美 依恋 土地的誓言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 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受,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了学生自我阅读能力。
2. 重视训练学生自我鉴赏的能力,教会学生多角度去鉴赏。 3. 朗读比赛是亮点,本节课真正让读书声贯穿始终。 不足之处:
1. 为了教学进度,上课给学生思考时间少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有深度的较少。 2.因为一些同学基础较差,鉴赏语言难度较大,从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8 木兰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重点)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难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重点) 导语设计
设计1:(背景导入)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 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 《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设计2:(激发兴趣)
由穆桂英(有男子刚健的巾帼英雄)、西施(集娇美女儿于一身的美人)等人物故事引入刚柔相济的女子——木兰。 设计3:(激情导入)
前一段时间,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轰动了世界,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么
振我中华 悲愤 战斗
26
魁力,以至于风靡世界,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理清顺序。 2. 人物赏析,体会精神。
3.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 :作品简介,检查预习 1.让学生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花木兰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营廓人。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业绩及历代修祠情况。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2. 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èi(缰绳)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目标导学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 ③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整体感悟:
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 诗歌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
【教学提示】 此环节可由学生完成,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 【教学提示】 字音可指名让学生上黑板来注【学法指导】 如何概括小说故事情节:①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 ②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线索发展的内容概括)。③ 局部内容的理解。具体概述时要牢记三点:第一是对事件的概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 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做何事 不能省)。万不可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第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音。
27
目标导学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
a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d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e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2.品读探究: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明确: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木兰的机智谨慎。 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3段) ―――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 ―――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 ―――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第7段) ―――结尾附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3.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学习过程 节的相互交错。第三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教学提示】 采用跳读的方法,提取信息。 【学法指导】 如何赏析人物形象:①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 ②找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c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选取关键句子来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语言、动作、心理,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语和句子)。③针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外在的肖像特点
28
目标导学一:细读课文,分析叙事特点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目标导学二:反复诵读,感受语言特点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炼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例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例2:“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例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两句对偶,又是互文,互相渗透,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凯旋归来。
目标导学四:体验反思,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教学提示】 小组互动、交流,班级中展示。 【学法指导】 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最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要注意避免这两种问题的出现。 【教学提示】 可预先设句(大屏幕展示),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学法指导】 表演课本剧要注意:①选好演员,做好学生角色分工和合作,确保演课本剧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② 课本剧表演要注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学法指导】
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或不写。二是喜好
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或不写。我们一定
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员合作的效率是
29
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用自己的话归纳)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目标导学五:复述表演,走近木兰
学生在理解全文基础上复述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可片段),并结合教师提供的图片,试着表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要求字字落实,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目标导学六: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2.拓展延伸:
①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②完成练习册的练习
③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这些难度较大,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 ⑤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 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 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 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 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 胜利归来
重剧情,因为我们不是专业的演员,的灯光舞美,背景插图,只有台词。所以要在现有的台词上下功夫,营造一个真实一点的剧情。特别是在表演中,演员应注意人物的性格特点,挖掘人物的台词。要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有亲身体验的机会。这种参与不仅仅是表演,还有学生们对表演者的评价与反馈。③强调戏前对学生的鼓励、戏前造势以及各类指令的有效传递。另外,表演还要注意对课文有个性的理解和发挥,注意潜台词的运用.注意表演要大方得体,要融入剧本角色,要记熟台词。
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请发挥合理的想像),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 更没有特别专业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