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46: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A.控制性强 B.代表性充分 C.实验范围广泛

D.可重复运用 E.简便易行 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76、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影响的设计是( D )。 A、因子设计B、重复测量设计C、多组实验设计D、拉丁方格设计 77、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CDE )。 A.收集 B筛选 C分类 D汇编 E审查 F.分析 78.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 CDEF )。

A.归类 B审核 C检验 D分组 E汇总 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79、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 A )。

A.真实性原则 B合格性原则 C准确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80、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BCF )。 A、外观审查B、内涵审查C、逻辑审查 D、程序审查E、适用性审查F、来源判断

81、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 BCE )。 A、判断资料类别B、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分组界限 D、赋予保组数码E、编制变量数列F、制作统计图表 82、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 ACDF )。 A、标题B、内容C、栏目D、数字E、来源F、表注 83、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 BCDE )。

A.相关和回归分析 B相对指标分析 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F.综合评价分析

84.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 D )。 A.相对指标分析 B因素分析 C综合评价分析 D动态分析 85、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 A )。 A、定量分析B、理论分析C、定性分析D、预测分析

86、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 D )。 A、相对指标分析B、因素分析C、综合评价分析D、动态分析 87、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 D )。 A、均值B、比率C、集中量数D、离中量数

88、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 A )。 A、回归分析B、相关分析C、集中量数分析D、离中量数分析

89、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 C )。

A、预测分析B、综合评价分析C、抽样分析D、相关分析 90、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 ABCE )。

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D、分析系统的规模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F、分析系统的作用 91、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 C )。 A、SAS B、SPSS C、Excel D、AMOS

92、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 ABCDE )。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 事件调查报告 C. 经验调查报告 D. 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F.典型调查报告 93、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 B )。 A.真实性 B针对性 C典型性 D时效性

94、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 ABCDF )。 A、标题B、署名C、前言D、主体E、论证F、结尾

95、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ACDEF )。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B、收集资料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96、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 ABCDF )。

A、选取可靠的资料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C、选取有力的资料 D、选取新鲜的资料E、选取易于获取的资料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97、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 ACDEF )。 A、朴实B、客观C、准确D、简明E、庄重F、修辞

98、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 BDEF )。 A、思想B、观点C、论证方法D、格式E、资料F、字句 99、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 D )。 A、记叙性的文体B、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C、记叙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100、调查报告的“纲”是指( B )。 A标题B、前言C、主体D、结尾

101、在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时候,应当注意( ABCF )。 A、按照调查要求分类B、不重不漏

C、必须对变量进行完整的定义,语言必须准确 D、对分类后的资料汇总E、资料整理的结果的显示 F、对分类划分的详细程度要把握得当

102、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资料分析中属于推论性分析的有( ABCDE )。 A、相关分析B、回归分析C、抽样推断分析 D、预测分析E、综合评价分析F、相对指标分析

10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 ABCD )。 A、因果分析法B、辩证分析法C、比较法 D、逻辑证明法E、要素分析法F、内容分析法 104、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 A )。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精选素材,拟订提纲,起草报告,修改定稿 B、收集资料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105、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 ACDEF )。

A、真实性B、客观性C、针对性D、典型性E、指导性F、时效性

106、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的最有名的一种软件是( C )。 A、 B\\LISREL C、Excel D、AIDA 107、离中量数是反映( B )。 A、数据的集中趋势B、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C、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D、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108、数字资料检验主要是指( B )。 A、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 B、对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C、对数据之间是否合乎逻辑进行检验 D、对分类标准是否选择得当和科学进行检验 109、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是指( A )。 A、信度审查B、效度审查C、资料校正D、资料分类 110、经典实验设计也叫( C )。

A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B、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C、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四组无前测实验设计E、四组前后测实验设计F、多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111、排除与实验无关的社会环境因素对实验过程的干扰的主要方法有(ABDE)。 A、排除法B、纳入法C、比较法D、平衡法E、统计分析法F、分类法 112、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ABCDF)。

A.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难以进行定性分析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113、在观察对象方面,产生观察误差的因素主要有(CDE)。 A、观察手段B、观察内容C、被观察者的反应

D、人为的假象E、事物本质的显现程度F、事物的发展变化

114、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访谈对于访谈者的不同要求主要是(ABCF)。 A、性别B、年龄C、籍贯D、品质E、形象气质F、知识结构 115、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D )。 A、深度访谈B、自由访谈C、重点访谈D、个别访谈 116、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C)。

A、4-5小时B、3-4小时C、1-2小时D、半-1小时 117、观察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

A、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B、收集社会初级信息或原始资料 C、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D、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118、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试点方法是(A)。 A、平行实验B、连续实验C、单盲实验D、双盲实验

119、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影响的设计是( C )。 A、因子设计B、重复测量设计C、拉丁方格设计D、多组实验设计 120、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 ABCD )。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 D.检验性问题 E.开放性问题 F.封闭性问题 121、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E)。

A、封面信B、编码C、问题及答案D、问卷名称E、指导语F、问卷统计 122、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CD)。

A、浏览B、筛选C、精读D、记录E、编制纲要F、撰写札记

123、每一个社会调查研究究竟应当选择多大规律的样本,主要取决于(ABEF)。 A、总体的规模B、总体的异质性程度 C、抽样单位的规模D、抽样过程的控制

E、调查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时间因素 F、样本精确度要求

124、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A)。

A、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B、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问题D、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问题 125、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是指(D)。 A、分类抽样B、多阶段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

126、综述、评论、述评、进展、动态、年鉴、专著、指南等属于(D)。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127、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之间最显著的区别为(B)。

A、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收集资料的方法 B、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它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D、它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128、有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是(C)。 A、访谈问卷B、自填式问卷C、量表D、开放式问卷 129、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是(D)。 A、英国B、前苏联C、德国D、美国 130、描述性研究是指(B)。 A、探求社会状况之间的逻辑关系

B、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C、推断社会某一现象的发展趋势 D、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

131、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A)。 A、离散变量B、自变量C、连续变量D、因变量

132、对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D)。 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 133、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C)。 A、建构效度B、表面效度C、外在效度D、实证效度 134、探索性研究的一般方法有( ABC )。 A.查阅文献 B.咨询活动 C.实地考察 D确定课题. E.概念操作化 F、理论建构 13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 ACE )。 A、家庭 B、社会组织 C、村落 D、阶层 E、非正式组织 F、企事业单位

136、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BCDE )。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B、客观性原则C伦理与道德原则 D、科学性原则E、系统性原则F、互斥性原则

137、社会调查研究按目的来划分,可分为( AE )。 A、描述性研究 B、定性研究C、定量研究 D、横剖研究E、解释性研究F、纵贯研究

138、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的形式有(BCD)。

A、再测法B、表面效度C、准则效度D、结构效度E、复本法F、对分法